大众网东营5月8日讯(记者 李欣 通讯员 张学荣 周生鑫 )河口经济开发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抢抓黄蓝国家战略实施机遇,按照“创新创业、集约集聚、高端高效”的发展定位,着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创新驱动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发展支撑,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构建具有河口特色的高端高质高效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园区 。 坚持创新发展。始终坚信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不断发展自己的研发队伍,紧密贴合市场需求,构筑了高水平的研发技术平台。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研发,获得各项专利120多项,获得国际、国内领先以上水平科技成果30多项。不断增强知识、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有效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东营汇安高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旭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常青树化工有限公司、山东金开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东营市海鑫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分别获得“2013年度东营市科技型企业”荣誉称号。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与济南大学完成的“生物多肽缩合剂与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开发”项目、山东旭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耐穿刺防水卷材与氯化聚乙烯橡胶研制”项目分别获得东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经济发展类)。
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降耗治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广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技术应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扩大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将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以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促进石油装备、新兴型材等产业聚集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坚持生态发展。投资3479万元实施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具备日处理工业污水6000 m3的能力;同时督促汇海医药、旭业新材料、安诺其纺织材料、天正化工等企业投资改造升级环保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引导企业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大力推广节能产品,依托金泰天然气技术有限公司,扩大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优化开发区能耗结构,从源头上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
坚持集约发展。以投资规模、投资强度、产业类别为主要指标,提高新进项目准入门槛,确保土地、资金、政策资源的高效利用。鼓励海润、栋明等条件成熟的企业通过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方式大力开展挖潜节地活动,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引导企业自行招商及引荐项目嫁接、并购、合作等方式,先后盘活闲置项目19家,节约土地1167.37亩。
坚持品牌发展。依托企业家协会不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强化品牌意识,引导企业通过品牌塑造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目前,河口经济开发区“河钢”牌无缝钢管、“栋明”牌铝合金建筑型材、“栋明”牌塑料异型材、“aona fz”牌棉本色纱线“宇宙” 牌氯化聚乙烯、“千乘” 牌面粉等多项产品获得山东省名牌、著名商标。山东栋明铝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属门、金属窗、金属建筑材料系列产品,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认定为“中国著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