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0 09:57:00 来源:胜利日报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6月20日讯 6月19日6时58分,胜利发电厂最后一台机组2号机组脱硝改造工程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各项参数全部符合排放要求,标志着中国石化最大规模的烟气脱硝技改工程全部投产,提前11天完成国家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数据显示,6月19日当日,电厂4台机组烟气出口平均氮氧化物排放量为每立方米84毫克。有关专家介绍,这意味着该厂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了90%以上,将对改善东营地区环境与空气质量起到显著作用。
作为中国石化“碧水蓝天”专项行动的重点工程,胜利发电厂烟气脱硝技改工程全部投产后,预计全年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万吨,相当于63万辆汽车1年尾气排放量总和。
该工程项目是中国石化最大规模的烟气脱硝技改工程,规划总投资2.69亿元,采用EPC模式承建,使用了国际上最成熟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技术和蜂窝式催化剂,以氨为还原剂,可对100%烟气量进行脱硝处置。
燃煤电厂烟气产生废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而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是造成雾霾天气,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该厂已于2009年完成烟气脱硫改造。对氮氧化物的有效控制措施则是脱销改造。
根据环保部2011年9月颁布的“史上最严”《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从2014年7月1日开始,现有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量须在每立方米100毫克以下,逾期未完成烟气脱硝改造的火电厂,将被实施停产治理。
根据统筹安排,胜利发电厂4台发电机组脱硝工程项目分三期完成。2010年,该厂提前筹划整个工程。2012年5月完成项目总体设计;同年7月,项目获得中国石化批复后,油田上下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
2012年9月,首台4号机组脱硝工程率先开工,仅用54天就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比全国脱硝改造工期最短纪录整整缩短23天。在此经验基础上,3号和1号机组的脱销改造先后于201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完成。今年3月,最后一台机组2号机组脱销工程启动,比施工周期提前5天完成改造任务。
据悉,虽然脱硫脱硝工程对该厂将增加年运行维护成本约1.65亿元,但为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该厂表示下一步还将积极推进脱硫扩容改造工程,进一步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