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12月5日讯 今年以来,胜利油田海洋厂海一区结合老区生产实际,在全面总结完善以往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油水井提速增效措施,深入推进 “五位一体”管理运行模式,提高了油水井管理水平,提升了老区措施运行质量。
该区管辖的是胜利浅海油田最老的区块,自1993年开发以来已有21个年头,油藏地质认识、油井措施的选择、实施及成本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利用有限资金提升措施治理效果,使油井在一定期限内实现稳产高产,成为该区一项重要的研究攻关难题。
为此,他们建立了地质、工艺、采油、作业、监测相融合的 “五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模式,各组室协同作战,按照单井—井组—单元—油藏‘四层次’分析,最大限度减少无效或低效工作量,提高措施运行质量,实现油水井运行参数最优化、产量最佳化、运行成本最小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通过这种开放式油水井管理运行模式,能集中各组室的专业技术力量,共同探讨分析油水井动态变化原因,落实油水井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摸清变化的本质,优化制定措施对策,提高措施的针对性。”生产办主任陈宝君解释道。
在制定油井措施方案时,他们充分运用“五位一体”运行模式,强化油藏储层认识和对比,由单井措施向井组和区块整体调整相结合转变,由常规地质措施向配套工艺措施转变,深挖老区潜力,努力提高单井和区块的产能,实现老区产量稳中有升。截至目前,该区共完成油井措施作业13井次,累计增油4.5万吨,措施效果显著。
在油井基础管理方面,基层队定期与地质办结合,把录取的油水井资料进行分析和对比,如果资料波动过大或者油井出现异常情况,再结合工程、作业、自动化等技术骨干,通过大家群力群策、集中会诊的方式,及时对油水井‘对症下药’。截止目前,该区躺井率仅为0.45%,比去年同期降低0.57%。
同时,他们深化油藏与工艺的结合,充分发挥地质分析优势、采油管理优势、工艺技术优势,对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层段合格率低等矛盾,通过局部井网完善、水井调剖、井组动态调配等手段,做好水井攻欠增注、洗井、工况分析等工作。今年以来,他们共实施水井检修15井次,水井转注2口,日增注799方;实施水井测调15井次,测调见效油井增油0.5万吨。
“通过实施‘五位一体’管理运行模式,大大提高了油水井措施运行质量,实现了老区的良性开发,对稳定老区产量形势具有重大意义。”该区经理马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