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12月15日讯 数字是成效的最好说明。截至目前,胜利油田热电联供胜中热力大队维修工作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4%,失水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3%,信访量较去年同期降低60%。
在供暖运行初期,胜中热力大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数字的背后有什么奥秘?
规范检修夯实基础
“设备检修做不好,冬季供热时麻烦事儿就会特别多。”在供热系统,这似乎已成为行业的共识。
胜中热力大队细化管理,规范检修,针对管网老化、热网失衡、低温区域与失水治理问题等,一一击破。
今年检修期,胜中热力大队对管网薄弱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检修计划,对换热站、锅炉房及外网进行全面检修,推行检修现场标准化,实行可追溯性的管理方法,严格执行检修制度。完成15台锅炉、113台换热器、348台机泵、8724只阀门检修工作以及3299米的外网保温工作、11901米的外网刷漆工作。
通过不断对二级管网风险的评估,对5个二级管网老化的小区进行改造。针对暖气片堵塞严重的用户,主动入户冲洗,冲洗暖气片211组、疏通居民室内管线257户。
分析上个采暖期的运行状况,采取“超前分析、提前着手、分层开展”的方式,提前优化管网运行,让管网快速进入稳定状态,胜中热力大队在油田各小区加装高点排气装置73处。
在冷态试运行期间,胜中热力大队提前将全网冷态运行试验,模拟冬季运行状态,将管网问题提前暴露,及时排除隐患,为维修留出了充足的时间,完成消缺工作668项。
“数字越多,工作量越大,在供暖薄弱环节,增加工作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前做足准备和消缺工作,供暖期最忙碌时的维修工作量就会相对减少。”胜中热力大队副大队长冯永强介绍。
严控失水精细管理
失水对供热系统来说就是效益的流失,把水耗降到最低,把流失的效益找回来,是提高供暖效益的重要源头。
供暖初期,管网从冷态运行转入热态运行,跑冒滴漏现场层出不穷,及时、高效治理,便能节省水量的流失。
胜中热力五队采取套管补漏的方式,提前做好一段带有排空阀的套管,带压扣在穿孔部位进行焊接。这种维修方式快捷、高效,不仅避免了抢修造成的区域停暖,而且确保整个供暖过程温度和压力都平稳,失水量也得到降低。
随着埋地暖气管线的不断增加,地下管线穿孔越来越多,查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胜中热力一队西三区一班热力站水耗一直居高不下,连夜对通往西四区、通往变电二公司、通往西二区的三条支线进行彻夜查失水,在法院这条支线中跨路管线处发现漏失点。
西三区一班热力站水耗下降至80方/天,而去年是200方/天,水耗降低了60%。
“供暖失水是供暖系统的顽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快速治理跑冒滴漏,投放臭味剂,加密巡查隐形失水源,治理管网私拉乱接,多种举措降低水耗的流水。”冯永强介绍。
截止目前,胜中热力大队处理管网刺漏1206处,组织深夜查水40余次,割除私接放水头20余处。
优质服务常态化管理
供暖服务工作是面向千家万户的“窗口”,让居民满意,就必须做到优质服务常态化。
“多年来的供暖服务,使服务理念有了根本的转变,在服务范围上,从单一服务向全方位服务转变,细化服务内容,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优质服务已经成为常态化的服务。” 胜中热力大队党委副书记高文介绍。
胜中热力大队开展“供暖联户、亲情联楼”活动,机关干部对重点小区、重点楼栋进行承包,供热前,宣传供热常识,告知热线电话。供热中,提醒注意事项,答疑解惑。制作便民服务卡,做好服务宣传和联络工作。
对服务细节进行规范,推行维修服务“四步十三法”作业流程,实施“六个一”服务措施(一声问候、一双鞋套、一块抹布、一根放水管、一个接水桶、一张派工单);实施 “首问责任制”、“礼仪服务”、“用户回访制”等,规范服务内容、服务程序和服务标准。
11月17日,晖苑小区16号楼2单元101室,年近八十的朱师傅,反映家中暖气不热。胜中热力二队吴银山在对该楼的暖网调试后,效果仍不理想。
吴银山分析是老人家里的暖气有淤堵,于是又对3组暖气片进行冲洗,管网疏通。暖气管线畅通无阻,可老人却觉得太热,吴银山又对分户阀门细致调节,直到居民满意。
“对用户实行首问负责制,从用户报修开始到用户满意负责到底。”吴银山说道。他用行动诠释着对优质服务的理解。
截止12月9日,胜中热力大队处理低温不热问题1982户。
数字无言,掷地有声。数字是成绩,数字背后凝结的是无数的智慧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