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艳秋
责任编辑:赵静
近期,滨州服务协调中心打造了五条红色主题研学线路,推动党性教育从“课堂讲授”向“实景体验”转变。
目前,滨州区域21家单位的932名党员通过参加这些线路解锁党性教育新体验。

五条线路分别是什么?
“红色血脉・渤海魂”革命精神教育线
组织学员参观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滨州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高家渡革命历史展览馆、枣乡长歌党性教育基地,通过聆听先烈们的英勇事迹,重温入党誓词,敬献花篮等活动,强化党性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清风涤荡·黄河骨”党风廉政教育线
组织学员参观周恩来总理骨灰撒放地纪念碑,通过感受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参加相关教育活动,加深学员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匠心铸魂·先锋意”劳模工匠教育线
带领学员参观职工创新工作联盟,通过课堂展示、创新成果交流等互动环节,引导学员将参观中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思考,落实到岗位实践,真正实现“以学促干,以干践行”。
“铁人精神·石油情”工业文化教育线
带领学员参观白鹭湖井工厂、滨南采油厂采油管理二区等油田红色教育基地,通过邀请生产一线骨干、业务专家讲创新做法,参观现代化的井场、智能化的生产控制系统等,使党员们深刻感受到石油工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变迁,对石油工业的发展有更为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技领新潮·滨州智”专精特新企业文化线
带领学员参观滨州市物流协会党建联盟,了解政府与行业搭建的沟通交流、互促互进平台,感受双融双创带来的实际成果。

为什么要打造红色主题研学线路?
滨州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这里既是渤海革命老区,拥有众多红色教育资源,也是油田重要生产区域。研学线路整合起红色资源和实践场景,创新了党员学习教育形式,把党史学习与产业实践相融合,构建起全新的党员教育体系。

优势在哪里?
五条研学线路通过沉浸体验、场景教学、实践转化,让广大党员在行走中感悟初心、在实践中锤炼党性。
线路打造还打破了油地之间的资源壁垒,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共赢发展”的新格局。
从纸面到现场、从实物到细节,党性教育更加走心。(胜宣)
初审编辑:张艳秋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