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8 16:17:00 作者: 来源:人民网娱乐 我要评论
人民网娱乐8月8日电 由陈小艺、辛柏青、冯远征、曾黎、王馥荔等人领衔主演的年代情感伦理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今晚将在北京卫视完美收官。作为一部前期并不被看好的年代戏,该剧顶住了开播之初收视成绩差强人意的压力,凭借“知青版致青春”的精彩故事、精致的年代质感与细节不断赢得业内、媒体乃至观众口碑,促使收视率一路逆袭,冲至第二高位,进入了收视排行榜的第一阵营,成为今夏名符其实的最大黑马。
这部掀起家庭跨代观剧热潮的《我的父亲母亲》,由新丽传媒、天视卫星传媒联合出品。在收官之际,针对该剧良好的收视效果,片方和北京卫视联手艺委会专家在8月6日下午,召开了研讨会,对该剧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以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为代表的专家大赞该剧,他说:“该剧不仅好看耐看,而且充满诗意地探讨了婚姻与爱情的关系。“此外,各位专家也充分肯定了该剧对行业内做出了积极的示范意义,证明了质量好的正剧依旧可以赢得市场和观众的喜爱。
88.9%领跑收视增长率 正剧翻身鼓励创作正能量作品
被冠以“题材老旧”的《我的父亲母亲》从不被看好,直到取得低开高走的收视率成绩,可谓技惊四座,为正剧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战。在csm33城收视率排行榜单上,《我的父亲母亲》杀入了高收视率第一阵营,几度赢得第二位的好成绩,而在佳绩背后则是增长率的不凡表现,88.9%的单周收视增长率一举攀上榜首,完美地诠释了“正剧逆袭”。因此,多位专家在会上呼吁创作者们应该坚持创作正能量作品,多写正剧,丰富文化市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强调说:“该剧故事编排好,人物关系非常好,像这种探讨个人进步与社会守成矛盾的作品,应该受到鼓励,多创作多播出。”
对于该剧颇受好评和取得高收视率的表现,著名剧评人李星文曾将其归因为:”一方面是档期选择得好,遍寻卫视收视排行榜,不是古装剧就是战争剧,零星夹杂偶像剧,正牌家庭伦理剧就这一部。任何时候,差异化出击都是有效战术。另一方面是作品质量过硬。”在研讨会上,著名学者张育华老师持有相近的观点,她说:“《我的父亲母亲》之所以好看,一是它具有相当的价值重量和文化担当,一是它用出乎意料的离婚结局来违逆了常规观众期待,挑起了兴趣。”
父母错爱“招致”儿子拆婚 “一头热”夫妻或该离婚收场
《我的父亲母亲》讲述了70年代中国小城,知识分子辛柏青与农村姑娘陈小艺因故结成夫妻,却屡因初恋曾黎而亮红灯,同时,又不断遭遇情敌兼政敌冯远征的各种“围追堵截”,由此演绎出跨越30载的婚姻保卫战。该剧一播出,就被观众誉为“知青版致青春”,而剧中“爱情与婚姻”关系的主题、老派人物拍出现代感、主创鲜活的表演、正剧逆袭等诸多方面都成为热议焦点,尤其在辛柏青跟陈小艺婚姻的最终结局上,还引发了离或不离两方观点的争论。
作为编剧赵冬苓唯一的一部探讨婚姻的作品,《我的父亲母亲》对婚姻与爱情的深刻探讨,在观众、媒体和学者中间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她说:“通过这部戏,我想对中国过去的婚姻模式,或者说是对在影视剧中时常被表达的一种婚姻价值观进行反思。”因此,该剧讲的虽是年代戏的老故事,却拍出了现代人的婚姻观、爱情观,引发了几代人思考。尤其,遭儿子“拆婚”而最终离婚的陈志和翠花的故事结局,成为研讨会上讨论的热点,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戴清提出:“中国的主流影视剧中默契地遵循着婚姻再难都要‘回到再牵手’的观点,而该剧的离婚结局恰恰才是更解放更进步的‘回到两性和谐’。”对于离婚结局的安排,《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总结为:“该剧结局既不是大团圆,也不是悲情结局,它是从生活入手,呈现了历史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下,编剧给出的圆满的结局。”
扮嫩到怀旧演得刚刚好 摄影录音“约架“保品质
除了故事好之外,陈小艺、辛柏青、冯远征、曾黎等人横跨几十年的表演也深得大家喜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陈炜表示:“陈小艺就是女版石光荣和农村版杜梅,透过她和几位演员的精彩表演,这部剧就像一个高超的外科医生解剖了人生和婚姻。”而辛柏青饰演的陈志,让很多专家想到了知识分子,仲呈祥院长便强调:“陈志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健全的人格,他就是要做自己愿意去做的,能够对社会产生效益的事情,他写出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独立人格和对滚滚红尘的反抗。”诠释叶秀萝的曾黎,冷艳的气质加上颇具感染力的哭戏,搭档能把马庆生的坏演到骨子里的冯远征,也是剧中一大亮点。而在人物塑造上,张育华老师也给予了盛赞:“除了主演,该剧对工农兵大学生的冷峻表现也值得肯定。看得出来,编剧赵冬苓在创作人物时保持了鲜明的宽容又不失针砭的敏感,很平和,丝毫没有优越感,值得敬佩。”
得到观众肯定的陈小艺,在接受采访时不忘为剧中的老戏骨们叫好称赞,王馥荔、马恩然、许娣等人的表演精准到位,撑起了整部戏的质感。此外, 作为年代戏的《我的父亲母亲》,无论是角色服装,场景布置,还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小道具,都极具质感,而这跟幕后制作团队的认真是分不开的,据陈小艺介绍,“我们拍戏的时候,灯光、摄影、录音各组人都追求质量,有时候,灯光为给你拍得好看,就要玩命地打好光,可是又挡住了举杆人的位置,双方就会为质量争吵起来,直到找双赢的解决方案。“正是从演员到主创整个团队一反雷剧浮躁的创作气氛,坚持精益求精,最终才保证了作品的好品质,实现了正剧的翻身。
当天的研讨会非常热烈,各方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对《我的父亲母亲》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显总结道:“这是一部有生活、有历史、好看耐看耐琢磨的好剧。“同时,该剧更是一部能够带给行业正能量的精品之作,足够比肩《渴望》、《牵手》、《中国式婚姻》、《金婚》等同类经典作品。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