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永淳:我妻子的陪读日记 情深至此感动网友

2013-09-13 14:54:00    作者:吴萍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陪读 班级 开学 老公 寄宿家庭
[提要]我妻子吴萍3年前生病后,我和她都未曾想到,三年后的今天,她会陪孩子出国读书。明天儿子就正式开学了,他的身体在经历美国学校的开学,他的心却在经历人大附中的开学,我真的觉得他好辛苦。

  我妻子吴萍3年前生病后,我和她都未曾想到,三年后的今天,她会陪孩子出国读书。

  2013年的年初,肿瘤医院的病房,同样被窗外深重的雾霾笼罩。家庭会议上,我们提出“妈妈出国休疗、儿子出国陪读”的想法。儿子坚决不同意,他说:“我刚刚考上人大附中,为什么要走?”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吴萍身体不好,我工作和活动又繁忙,儿子早已习惯自己照应自己。从小学4年级开始,他就自己上下学、读课外班,小小年纪,性格内向,对自己要求严苛。强扭的瓜不甜,我们的动议搁浅。

  这个春天即将过去的某个午后,儿子突然问我:“如果出国,我要做什么准备?”接下来,便是孩子一边忙着学校的功课,一边备考Junior TOEFL、TOEFL,常常是11点多,他还在灯下,紧锁双眉,专注学习,看着让人心疼。

  错过了1月份的学校申请,儿子可以选择的学校很少。不过,6月份快递来的录取通知,倒是让我们的设想有了着落。生活中的幸福与苦痛,仿若空气,如影随形,我们仨都愿意带着释然且行且走。正像吴萍所说:人生就是如此,不管你是否准备好,不管你是全身心地拥抱还是拒绝,它就按照它的节奏,不容置疑地向前走着……

  于是,就有了吴萍刚刚新鲜出炉的陪读日记。它记录着我们的生活、孩子的成长。

  ——郎永淳

  机场送别:我的新生活从痛哭开始

  08/28/2013 星期三

  车已在美国纽瓦克机场3号航站楼门前停下,不过时间已有些紧张了,老公的飞机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登机了。老公下车从后备箱往外拿行李,边拿边对我说:“快,给儿子打个电话!”

  我静静地听着他对着电话跟儿子道别,还没有意识到离别就在眼前。他说罢把电话递给我,说了句“我走了”,便推着行李消失在硕大的玻璃门内。我望着他背影消失的地方愣了几秒,转身上了车。然后,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我呜呜地哭着,侧过脸盯着那几扇门。我像一个丢失了父母的孩子,哭得十分无助,透过婆娑的眼泪向内张望……也许他办完手续会出来再看我一下,也许他此时也站在门内流泪……我尽情地哭着,不用掩饰离别的伤心,不用怕被人笑话,我用痛哭发泄我的恐惧、孤独、胆怯和委屈。

  我一度以为,我可以预见我死前所有的人生……按部就班地在北京生活,照顾孩子、照顾老公,一直到死。可是,今天我一个人背对陌生的纽瓦克机场,面对陌生的纽约,送走丈夫,开始孑然一身、客居异乡的生活,这是我从未料到的。由此可见,人生的变数无法预知,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10分钟后,我哭着离开纽瓦克机场,开始了我一个人的旅程。我不断地走错路,边走边哭。只要一想到和老公两地分离,我便泪水涟涟。

  是啊,不是有儿子吗?我在这里不是为了陪儿子吗?如果我没有留下,儿子就会经历我此时经历的一切。想到儿子,我平静了许多。我的身体和心都很累,但我还要思考如何过接下来的日子。我的新生活是从痛哭开始的,也许多年以后回忆今天,我会觉得可笑,但此时我只想闭上眼睛好好睡上一觉。

  入学体检: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8/29/2013 星期四

  在美国入学,学生体检很奇怪,会让孩子做些奇奇怪怪的动作,就好像做广播体操一样。比如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医生向上搬起其一条腿,然后向左向右摇摆,同时问疼吗?哪里疼?她还会让你蹲在地上向前走,然后站起来单脚跳,弯腰……诸如此类,非常烦琐复杂,我们足足检查了一个小时。

  打道回府时已经晚上7点半以后了。这时,“意外”发生了。笨老公在微信中跟我说起儿子刚刚考出的托福成绩,被儿子听到了,儿子知道自己只考了77分,与其预估的90分整整差了13分,擎不住了,坐在后座半天没动静,待我回头看时,他正在默默地抹眼泪。我突然很心疼,我的要强的小儿子,你还不到14岁,只用了一个多月去攻托福,而且第一次就考了77分已经很不简单了,为什么要伤心?你在妈妈心中永远都是最棒的!

  送到儿子寄宿家庭门口,儿子仍然不能平静,我下车坐到儿子身边,任由他默默地哭。搂着他的肩膀,我什么话都没说,我知道,这个时候我说什么都很苍白,我的儿子他跟我一样,内心承受巨大压力,无以言表。哭吧,孩子,把委屈和压力都释放出来,一切会好的,妈妈一直都在!

  明天,是新的一天,我们要去学校报到了,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到校注册:没有一个班级的概念

  08/30/2013 星期五

  今天是到学校注册的日子,我心里十分忐忑。

  上午10点接了他,在寄宿家庭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学校,我在儿子的脸上没有看到失望,也许他太紧张了,一个上午都没有说几句话,只是微笑着摇头点头。也难怪,周围全是金发碧眼的洋人。

  学校对新生的接待还是蛮开放的,没有全校师生大会,没有校长对新生的训话,学校的上课形式是走班,即没有一个叫“班级”的这个实体存在,每堂课在不同的教室上。孩子们有一个自己的小柜子存放所有的学习用具包括书本文具等,每堂课从小柜子里取了课堂必需品到不同的教室上。

  签到以后,学校是把孩子跟家长分开活动的。孩子们由高年级的老生逐个引导去参观校园,到各个学科教室去认门儿。家长们则去剧场集合,学校统一介绍负责各部分事宜的教师,最后是校长向家长陈述学校的历史及教学理念等。

  在吃饭的时候我与儿子会合了,儿子看起来仍然是那么紧张,除了和我一个人说几句汉语外,没有跟任何人搭讪。他对我说:“这里和我们中国太不一样了,他们不是老师来找我们,而是要我们一个一个地去找老师!”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