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恒远
昨晚,在高手如云的汪峰好声音大家庭中,总是穿着干干净净的T恤和清清爽爽球鞋的张恒远,赢得了“汪夫子梦想班”冠军席位,至此,“那张渔网”四战队冠军全部产生。张恒远将与萱萱、李琦、金润吉共同出战“好声音”年度盛典,向“年度好声音”发起冲击。他身上有着特有的质朴谦厚的气息。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张恒远总是抱着一把木吉他,拼尽全力地唱所有的歌,表情认真而无害。然而,人不“叛逆”枉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逃避的阶段,张恒远也曾经历过。那一年,刚刚毕业的张恒远十七出头,走出大专的围墙,他觉得必须做点什么才对得起“青春”这两个字。于是,他就去玩地下音乐了。为了追求所谓的“感觉”,他穿非主流的服装,留很长很长的头发,不谙世事的他随性而为,只要过得开心自由就好,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
张恒远出生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某个县某个镇的一个小山村,这里实在是一个偏远的地区。张恒远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母亲在家中操持家务,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因为儿子的任性,张父的压力很大,就劝他:“儿子,你得挣钱啊,不能这样子,不上班,又没钱生活。”可是,叛逆正当时的张恒远并没有觉得这种状态有什么不好。两年随心所欲的生活就这样一晃而过,渐渐地,日益成熟的张恒远也发现这样的生活是“行不通”的。于是,张恒远又做了一个决定:离开家乡,只身前往深圳闯荡。怀揣着400块钱和一腔孤勇,还不到20岁的张恒远就这样来到了这座举目无亲的城市,站在一个完全陌生的起点,“一切从零开始”。
来到深圳打拼的张恒远没有放弃音乐。与摇滚的“初次邂逅”是在很久之前的事儿了,他说,那时候自己对摇滚乐的定义其实很模糊,在那个时候,只要听到摇滚乐,他就很兴奋,所以,之后才会义无反顾地和朋友们一起玩地下乐队;所以,后来转战深圳,也还是坚守摇滚的阵线。张恒远坦言,初到都市,自己也曾感到迷茫和彷徨,“你想,在这么大的城市,很多七七八八的东西,一下子就挤进了我的生活里面,怎么说呢,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那种价值观会影响到我。”“但是我静下来想想,还是觉得,那些东西不重要,我还是得坚持自己,心里有个底,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大概就是凭借这股子定力,张恒远才能做到一直没有放弃摇滚音乐。
这次参加好声音,张恒远为的也是得到导师的专业指点,系统地学习摇滚知识。一路走来,张恒远接连唱了5首摇滚作品,这样的做法与导师希望看到多元性的想法背道而驰,非常冒险,但他却借着这种“能够表达态度与思考”的声音,过关斩将,杀进冠军军团,而且,他似乎还没有唱过瘾,据他本人透露,巅峰之夜,不会转变风格,还是会继续挑战自己钟爱的摇滚乐,用他的话来形容,就是“那种比较励志的方向,感觉能够诉说年轻人的故事的。” 张恒远说,将来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不会忘记初衷,再难,也要咬牙死守心中那个关于摇滚的梦,“我希望能像自己的名字那样,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远一些”。(张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