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2 10:12:00 作者: 来源:长江日报 我要评论
原标题:央视春晚因冯小刚执导话题倍增 收视率较去年微降
央视马年春晚落下帷幕,其全国收视率也随之出炉。据央视方面透露,除夕夜当晚,全国有202家电视台对春晚进行了同步播出,综合计算出的并机收视率为30.98%,而全国有7.04亿观众收看了马年春晚。不过如果将这一数据与2013年央视蛇年春晚全国并机收视进行对比的话,尽管冯小刚担任总导演令春晚话题倍增,也引来了前期的高关注度,但直播当晚无论是收视率还是收看观众规模都有所微降。
从央视方面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1月31日零时24分,央视综合频道(cctv-1)等5个频道的并机总收视率(5个频道并机播出的收视率综合计算而得)为19.71%,高于去年(18.7%),而央视5个频道的并机收视总份额为45.21%,同样高于去年(42.51%)。不过对于这5个央视春晚直播的单频道收视率,央视方面暂未公布。同样央视方面也透露全国有202家电视台对央视春晚进行同步播出,综合计算出的全国并机收视率(并机播出的202家电视收视率综合而得)为30.98%,而央视称这一数据与去年基本持平。而除夕当晚通过电视收看马年春晚的全国观众的规模则达到了7.04亿。
不过回顾最近一年也就是2013年蛇年春晚公布的收视数据,当时全国有7.5亿观众收看了蛇年春晚,共有194家频道(央视4个频道,卫视22家,168个地面频道)并机同步播出。当时全国的并机总收视率达到了31.17%。这样一对比来看,尽管冯小刚加盟央视春晚,吸睛不少,但似乎他这块招牌依然无法能够挽救春晚的收视率,也无法令春晚的收视率有量的飞跃。 (沙沙)
吐槽春晚辩证看
2014央视马年春晚落下帷幕。从晚会开始之前数日一直到播出后的一天内,吐槽声一浪高过一浪,微信、微博等关于春晚吐槽的各类帖子海量涌现。一时间,人人都成评论家,句句都是尖刺刀,直戳这一台经过数月筹备的晚会,“关注并吐槽”甚至“不看晚会直接吐槽”成为不少人畅谈春晚的固定模式。
仔细分析关于春晚的吐槽,批评多、挑刺多、演绎多、传闻多,唯独表扬不多。
诚然,关于春晚的吐槽确实体现出观众一定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于同一事物形成众多不同侧面的讨论空间也实属不易。在社交媒体日益深度渗入人们生活的同时,便捷、广阔的交流平台也为所有人提供了表达空间,每逢热点话题,网上网下的讨论总能形成千百个吐槽点,而春晚恰巧赶在过年这样一个话题贫乏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全体网民共同指向的被吐槽主体。虽然有人认为吐槽恰恰证明了春晚被广泛关注,但这样的关注未免太过热烈和偏激。
其实,当我们仔细了解春晚的台前幕后,会发现呈现这样一台众口难调的晚会有多么不易。春晚已经走过三十余年的历程,在各地人民的不同喜好中寻找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并将其呈现在数亿观众面前,并非易事。
在我们不断抱怨年味渐淡的同时,一直坚守岗位的春晚毫无怨言地为我们传递着喜庆热烈的过年氛围,这值得点个赞。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