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3 10:42:00 来源:车图腾 我要评论
元旦过得非常愉快。但是雾霾总让人觉得不开心。
想想2017年可能会比去年更美好,心情就能变好一点。So,工作日的第一天,秋妹就来盘点一下,2017年的车市,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回顾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达到2800万辆;自主品牌全面逆袭,合资品牌腹背受敌;购置税减半政策画上句号;互联网造风生水起……这一系列的政策,对于2017年的车市,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车市将现负增长?
虽然准确的数据目前还没公布,但根据中汽协的预测,2016年全年,汽车销量有望超过2800万辆,增幅预计为13.9%。
对于中国车市来说,去年这张漂亮的成绩单,算得上是意外之喜了。秋妹觉得,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运行走势企稳,来自房地产为主要推动力的宏观经济复苏和国家出台的1.6L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双重刺激。
但与此同时,将近14%的增长率,也提高了今年汽车市场同比增长的基数。但在多重力量的影响下,今年的车市,或许不那么乐观。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江源表示,2017年宏观经济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经济增长动力将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政策调整将深度影响明年的汽车市场,两个行业对GDP下拉力度都较大,总体经济形势仍处于筑底阶段。”江源强调,“考虑到明年宏观经济不具备大幅增长的动能,汽车市场或较难维持今年的增长势头。
随着购置税优惠幅度的上调,让很多本打算今年买车的消费者,选择在去年年底完成了交易,这也使今年的汽车市场前途更加扑朔迷离。悲观者认为,即便购置税优惠持续,中国车市已经被严重透支,今年增幅至多2%;这2%,是自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井喷起来,从未出现过的低成绩;而随着130万元以上豪车增加税收,进一步抑制了汽车的增长,今年车市出现负增长,也并非不可能。
二、上汽+奥迪何时结婚?
要说2016年年底汽车圈最大的事件,非上汽和奥迪合作事件莫属了。从高调宣布“联姻”,到“原配”出面制止,再到“婚姻”戛然而止。一切又如连续剧一般。
面对着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的反抗,奥迪方面虽然表现出了让步,但依然阻挡不了双方走向彼此的进程。据了解,今年三月,上汽与奥迪的合作项目将继续推进,到时候经销商将如何反应?奥迪方面将如何应对?如果合作敲定,对于中国豪华汽车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一切都尚未可知,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中国的豪华车品牌阵营正在悄然改变,因为:
三、二线豪华品牌正在逆袭?
就在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乃至全球争夺豪华车第一宝座之时,日系二线豪华品牌正在悄然加速。英菲尼迪和讴歌纷纷国产化,雷克萨斯的销量增速也相当明显,日系三大同盟已经建立,抢占“BBA”的市场份额。
但奔驰凭借雄厚的实力,2016年极速激进,在B级和部分SUV市场甚至赢得了较领先的位置,与宝马互争全球第一宝座;而全球豪华车老大宝马则在觊觎中国豪华车老大奥迪的位置,发力之下会否让奥迪失守中国市场?
而凯迪拉克、林肯等美国豪华品牌,今年在华的销量也节节升高。自去年9月拿下豪华品牌第二阵营单月销量冠军之后,凯迪拉克的上升势头不减。2016年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10192辆,历史上首次突破11万辆大关。累计销量排名,仅次于奥迪、宝马和奔驰,位列国内豪华品牌第四位;而林肯在中国的战略逐渐显成效,2016年在华销量或为2015年的三倍左右。
面对着二线豪华品牌的逆袭,今年车市好戏连连。
四、二手车市场即将迎来拐点
在新车市场销量突破2800万之时,我国的二手车交易量仍然在1000万辆左右徘徊。放眼全球的汽车市场,大部分国家的汽车市场二手车交易都超过了新车销量,像北美市场更是超过了2.5倍,中国二手车交易严重滞后。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了“活跃二手车市场”;3月国务院办公厅又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在政策上,二手车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东风。
互联网的发展也加速了二手车交易平台的不断扩充,更多的B2C平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二手车交易条件,随着服务的规范和产业链的逐渐完善,更多的供需关系即将形成。而数据显示,目前新车用户中35岁以下占比由2013年的26%上升至36%,二手车用户中35岁以下客户占比超过60%以上,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使得二手车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更多的现象预示着,中国二手车市场即将在高速增长之中迎来爆发拐点。
五、“贷款买车”将成为主流?
无论新车还是二手车市场,都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去年12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修改2004版《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对借款人的范围、借款条件等都有所放宽,可见央行的态度从此前的趋于对车贷市场加以控制转变为扶持和引导。方兴未艾的汽车金融,无疑站上了汽车行业的风口。
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销售总监李群就曾表示:预计在未来的5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速呈放缓趋势,到2020年,预计市场年增速在5%左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汽车经销商的营收之中新车销售利润占比逐年降低,而随着中国汽车金融渗透率的逐年提高,相关车贷佣金为经销商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到2015年,车贷佣金已经成为经销商稳定的盈利来源(占8%),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汽车金融渗透率均维持在高位,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汽车金融渗透率目前也高达60%,而中国市场这一数据仅为35%。李群判断,通过与互联网结合的服务模式创新和对潜力巨大的二手车市场的掘金,国内汽车金融渗透率将维持快速增长,中国汽车金融市场发展也将进入黄金年代。
六、SUV还能火多久?
去年,显然汽车市场的主角还是SUV。面对着“得SUV者得天下”的流言,轿车也不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从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轿车也止住颓势,取得约为5%的月度同比正增长。2017年,缠斗仍将继续。
轿车最坚定的支持者无疑是合资品牌,而SUV最大受益者则是本土品牌。轿车和SUV之间的PK,某种程度上,是合资品牌与本土品牌之间的对垒。
合资品牌在加快SUV新品的投放,而本土品牌在确保SUV领域优势的同时,也在尝试新一轮的发力。2017年,合资品牌和本土品牌之间的竞争,更多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一场混战。混战结果会是如何,现在还不能下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消费者会有更多的选择。
七、互联网造车 还有谁会来?
无疑,2016年是互联网造车最热的一年。但过多的问题,在实践之后凸显了出来。“要做好互联网汽车,首先要把汽车做好。”这是2016年在互联网界盛行的一句话,也得到了互联网大咖们的认可。汽车代表了一国工业制造的真实水平,中国长期以来落后于欧美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局面,所谓“弯道超车”几乎是不存在的。互联网企业要做好汽车,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不仅要有良好的汽车工业基础,也要有积极的创新。
2016年,乐视贾跃亭、格力董明珠、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易车李斌,先后进场,宣布造车。2017年,还会有谁入场?吃瓜群众们甚至罗列出名单,是马云、李彦宏、马化腾?还是谁?
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互联网造车热度减退之后,更多务实的实践者将站在潮流的前面,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才是立足之本。
八、哪个汽车品牌会卒于2017?
2016年,魏派、凌克、比速等汽车品牌纷纷登场,但只闻新人笑,那些岌岌可危的“旧人”,境况到底怎么样?
前有巨额亏损的一汽夏利,后有传言甚嚣尘上的长安铃木;广汽吉奥生产基地变成广汽乘用车杭州分公司,哈飞汽车被长安福特收编……
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虽然这些企业没有一个承认自己岌岌可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给这些汽车企业留下的时间越来越少,时间会告诉你,谁是被大潮流剩下的那几个。
在2017年,汽车行业不被看好的年代里,谁能成为佼佼者?悬念迭起,一切等待2017揭开真相。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