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时政 | 民生 | 经济 | 社会 | 体育 | 旅游 | 汽车 | 房产 | 大众时评 | 健康 | 财经 | 论坛

您的位置: 育儿

站内搜索:
7个细节让宝宝耳朵更健康
2012-01-16 09:02:00

    喂奶——半坐位优先

  宝宝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平时,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围组织挤压而呈密闭状态,但是当宝宝吞咽、咀嚼、打喷嚏或哭闹时,为了维持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咽鼓管便会瞬间开放。由于小宝宝的耳部尚未发育完善,咽鼓管还比较短,而且位置低而平直,如果你横抱着宝宝喂奶、让他平躺着吃奶、奶瓶口开得过大、奶瓶竖得过直等等,都容易造成宝宝呛奶,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正确的喂奶姿势是:如果是坐着喂奶,应将宝宝斜抱在怀中,让宝宝呈半坐位,宝宝上半身靠着的那一条腿可以用小凳子垫高些;如果是侧躺着喂奶,妈妈要用手臂将宝宝的上身和头部支起,以取得一个最适宜的角度。

  呼吸道感染后,观察宝宝是否有耳部不适

  感冒、咽喉炎乧乧当宝宝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不过,这种急性中耳炎一般是在感冒以后7乣10天才会发作,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视。在宝宝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已经消失后,父母还需要关注宝宝是否表现出中耳炎的症状。另外,积极预防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清理耳垢找医生

  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为这点儿小事跑医院很麻烦,于是就自己给宝宝弄起来了。实际上,这种做法很危险。一是因为一般家庭中都没有耳灯,父母往往只能是跟着感觉走,这样很容易造成局部损伤;二是因为很多宝宝还没学会合作,可能会乱动;三是一旦在挖耳的过程中,不小心有外力撞击,比如旁人经过不小心碰了妈妈的手等等,有可能会捅破鼓膜,影响宝宝的听力。那么何时开始才恰当?专家建议,待宝宝配合度较高、不害怕、不乱动时,再进行较为合适。但是,如果耳垢已经比较多了,形成了团状,像个塞子一样塞在耳朵里面,就需要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帮助清理。

  宝宝感冒、中耳炎时,不要坐飞机

  在宝宝身体状态很好的情况下,乘坐飞机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可以让宝宝通过吃奶或者吸吮安抚奶嘴等方法来减轻耳部的压迫感。但是在宝宝患有感冒和中耳炎的时候,最好不要坐飞机。因为这时候咽鼓管处于一种水肿的状态,反而会加重对耳部的压迫。

  别让胎教听坏小耳朵

  先天性耳聋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约为千分之二。其中一半是遗传,而另外一半则是后天环境造成的,如药物、感染、有毒物质环境污染等,其中噪音污染也是一条重要原因。尽管某些研究证明,音乐对刺激胎儿的发育有一定好处,但正确的音乐胎教应选择在怀孕3个月后,在空间较大的环境中,不要离胎儿过近。在音乐选择上应挑选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像一些节奏起伏比较大的交响乐,尤其是摇滚乐、迪斯科舞曲等刺激性较强的音乐,都不适合孕妇和胎儿听。一些孕妇直接将音箱的扬声器放在腹壁上,而胎儿在母体内一直都是漂浮移动的,如果此时胎儿正好是耳道贴着母亲腹壁,声波进入母体,胎儿耳道直接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极易对胎儿的耳蜗及听觉神经造成损伤,引起听力障碍甚至耳聋。

  小心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的高浓度黄疸能透过宝宝的血脑屏障,渗入脑细胞,抑制脑的氧气消耗,抑制氧化磷酸化反应,损害神经功能。医学研究表明,高浓度胆红素所致的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以听觉系统最先受累。早期胆红素所致的神经系统损害为暂时性、可逆性,经治疗后一般能恢复正常,但高浓度黄疸如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听力丧失,舞蹈手足徐动症,智力落后等。因此,当宝宝出现黄疸时,必须找新生儿专科医师鉴别,以防伤了宝宝的耳朵。

  保护耳朵,远离二手烟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香烟烟雾是导致0乣6岁儿童患渗出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这是由于香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对宝宝娇嫩的中耳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它使中耳内分泌的黏液增加、变稠,也使咽鼓管不通畅,从而造成中耳内积液,使听力下降。时间长了,黏稠的积液机化可造成鼓膜粘连,发生传导性耳聋。而且患这种病不像患化脓性中耳炎那样疼痛、流脓,常常不易引起家长的注意而延误了治疗。因此,为使宝宝的听觉功能免遭损害,宝宝的照护者最好不要吸烟,至少不应在宝宝经常活动的区域内吸烟。

  Tips:美国每年大约有100万儿童患中耳炎,其中80%与吸烟者生活在一起。而来自德国医疗机构对900名儿童的检查结果表明,来自吸烟家庭的儿童中耳炎患病率高于不吸烟家庭的儿童,其中近三分之一患中耳炎的儿童与被动吸烟有关。

 

编辑: 东营大众
发表评论
东营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东营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东营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东营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东营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东营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东营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东营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热线:0546-8335000
东营印象
家里水仙太美了
遇见东营(图)
胜利广场新标志
60D月食全记录~(图)
广告时间  
东营 东营新闻 东营大众网 中国东营 东营新闻网 东营综合门户网站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电话:0546-8335000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山东省委宣传部主管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dongying@dzwww.com 地址:东营市府前大街75号(大众日报社东营分社)112室 邮编:257091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