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服务贸易逆差达3646亿 业内称竞争能力仍不足

2016-05-16 09:59:00    作者:张雯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同比增长 业内 每日经济新闻 进出口额
[提要]数据显示,自入世以来,中国服务贸易一直稳步增长,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7130亿美元,增长14.6%。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原司长周柳军在谈及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问题时曾表示,2007~2013年,服务贸易逆差年均增长58%,与之相对应的是,2001~2007年,逆差年均增长仅3.7%。

  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一季度增23.7% 逆差达3646亿

  ◎每经记者 张雯

  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延续增势。

  近日,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服务进出口额达1221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3.7%。其中,服务出口达42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进口79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3%。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继续提升,促进外贸结构升级作用显著,部分重点领域出口增长较快。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服务贸易继续出现逆差,为3646亿元人民币,而2015年的服务贸易逆差额超过1366亿美元。

  广告等领域服贸增长迅速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稳定和增加就业,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率、培育新的增长点。

  数据显示,自入世以来,中国服务贸易一直稳步增长,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7130亿美元,增长14.6%。

  今年2月,国务院对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进行批复,同意在天津、上海、海南、成都等省市(区域)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要求探索扩大服务业双向开放力度、培育服务贸易市场主体、优化服务贸易支持政策等。

  记者注意到,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工作方案近日也集中出炉。

  根据日前公布的《海南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提出要在2016年底要初步完成8项重点任务,包括探索扩大旅游、医疗健康、运输、文化体育娱乐、保险服务贸易双向开放和教育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政策措施;推动服务外包做大做强,提升服务跨境交付能力。

  事实上,在服务贸易领域,目前我国广告、信息等产业增长迅速。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额达58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其中出口42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专业和管理咨询等现代商务服务出口增势良好,其中会计服务出口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8%;广告服务出口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8%。

  鹿·公关CEO史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有越来越多打算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外公司或活动主办方倾向于选择中国本土广告、公关公司合作。一方面,我们了解本地政策、市场、受众心理,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在越来越倚重互联网传播的中国社会,我们转型更快速,更具有贴近性”。

  服贸逆差主因竞争力不强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我国货物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的状态,服务贸易多年延续逆差态势。

  数据显示,我国服务贸易从1995年至2015年已连续21年逆差。201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6043.4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12.6%,增速远高于全球服务贸易4.7%的平均水平,当年服务贸易逆差为1599.3亿美元。2015年,这个数据是1366.2亿美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倪月菊表示,服务贸易产生逆差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运输服务、旅游和保险服务以及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等领域,反映了国内经济和货物贸易发展所产生的国际航运、货运保险、先进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力不强。

  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原司长周柳军在谈及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问题时曾表示,2007~2013年,服务贸易逆差年均增长58%,与之相对应的是,2001~2007年,逆差年均增长仅3.7%。从行业看,旅游、运输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

  周柳军希望市场和学术界能客观理性地看待服务贸易逆差。他进一步解释说,服务贸易的逆差,一方面表明我国服务业整体上国际竞争能力不足,但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增强的具体表现。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