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面对面》第一期:冬季心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 看专家支招

2018-01-28 11:31:00 来源: 大众网东营频道 作者: 张小倩 赵雅茹

  大众网东营1月28日讯(记者 张小倩 实习记者 赵雅茹)为了向广大网友传递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东营大众网联合东营市人民医院推出《健康面对面》栏目。25日,我们推出了《健康面对面》第一期,邀请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5位专家做客东营大众网直播间,在线为东营市民讲解有关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

  放了心脏支架会不会因为剧烈活动而移位?

  很多网友会有这样的疑问,放了心脏支架会不会因为剧烈活动而移位?据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顾磊介绍,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心脏支架可以说非常的普遍,在社会上有流传着关于支架的很多误区,很多人认为放了支架就不能干活了,怕支架移位。其实支架在冠状动脉里贴壁是非常紧密的,不会存在移位的问题,另外支架后6-12个月,支架就会被血管内皮完全覆盖,也就是和咱们的血管长到一起了。

  是不是放了支架后就需要终身吃完?顾磊介绍,在做手术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很多患者血管狭窄非常严重了,但是就是不愿意放支架,就是听别人说放了支架就要终身吃药,其实并不是因为放了支架需要终身吃药,而是因为你本身冠心病需要吃药,放了支架第一年比不放支架的患者多吃一个抗血小板的药,一年之后就一样了。

  支架手术有哪些并发症?顾磊介绍,从局部麻醉药物的过敏、造影剂的过敏性休克、到术中局部血管栓塞并发症、到介入器械引起心脏血管穿孔,以及介入术中由于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引起导致短暂的心肌缺血,可以出现心律失常,室颤等,但是一般成熟的介入中心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而且都有相应的处理预案。

  介入除了能放支架,还能不能治疗其他心脏病?目前介入治疗水平发展很快,除了支架外还有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另外近几年结构性心脏病也可以行介入治疗,以前需要开胸置换主动脉瓣,现在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来植入主动脉瓣,免去了开胸的痛苦。对于房颤的病人除了咱们可以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外,还可以进行左心耳封堵,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随着生活的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不良习惯都会导致高血压。那些不良习惯会导致高血压?一是肥胖,肥胖是多种疾病的因素,根据权威指南上的数字显示,肥胖者减肥有直接降压的效果,肥胖者比正常体重者患高血压风险高得多。再就是饮酒,适量的饮酒具有增加食欲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对身体是有益的,但过量的饮酒就对身体有害了,会造成高血压和其他疾病。还有就是饮食不当,也就是吃的不对,比如说喜欢吃咸的,吃很多盐,或者吃很多高脂肪的食物,不吃蔬菜等等,这些都是不科学的饮食,尤其是高盐饮食,高盐饮食是我国高血压广泛发病的原因之一。吸烟、打呼噜、情绪紧张等都会造成高血压。

  由于高血压产生的原因每个人不一样,所以在药物的选择上也需要慎重。如何服用降压药?郑曼介绍,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医生的医嘱来吃,首次发现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去医院问问大夫,同时一定要在服药过程中定期测量血压。

  此外,郑曼强调,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终身服用药物,即使血压正常了也需要通过服药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来维持。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其实这个概念是错误的。耐药性多针对抗菌药而言,是指药物对病菌不起作用,这种情况下在降压药中是不存在的,而且恰恰相反,像ARB或ACEI类药物,是用药时间越长,对心脑肾的保护作用越明显。

  对此,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郑曼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饮食,养生良好的作息规律,注意锻炼身体,避免高血压。

  心律失常患者如何保护自己?

  据悉,心律失常有一些是遗传性心律失常,先天就有的,基因问题,多有遗传性。而对于比较常见的房颤来说,老年人多发。70岁以上的人群呢,这个房颤的发生率能达到10%,80岁以上呢 ,房颤的发生率甚至能达到20%以上。

  心律失常的患者生活中该怎样保护自己?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赵璇介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首先要注意饮食,基于心脏病预防的原则,肯定要进行三低,低热量 低脂肪 低胆固醇,日常的生活中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新鲜的蔬菜 水果,另外还要注意高钾低钠饮食,就是少吃盐,多吃一些含钾高的食物,另外还要避免引用含咖啡因多的食物,包括咖啡 茶,还有含有咖啡因的止咳药,都应当避免应用。其次,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最后就是若发生心慌等不适,及时就诊,进一步诊治。

  心源性猝死易患人群?

  在日常生活的,不少市民死于心源性猝死,哪些人易患心源性猝死呢?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卜凡莉介绍,心脏性猝死者绝大多数患有器质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传导异常(QT间期延长综合征、心脏阻滞)和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等。在西方国家,心脏性猝死中约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患者中约75%有心肌梗死病史。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预测因素;频发性与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存在,亦可预示心肌梗死存活者发生猝死的危险。各种心肌病引起的心脏性猝死约占5%~15%,是冠心病易患年龄前(<35岁)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如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此外还有离子通道病,如长QT综合征、Brugard综合征综合征等,也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还有机体内环境的紊乱、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电解质失调、过度劳累、情绪压抑及用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等,也可触发心脏性猝死。

  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卜医生介绍,居民应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劳逸结合、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 健康饮食,多吃水果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控制体重。 增强定期查体及治病意识,及时发现及治疗各种心脏病。 对已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治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