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现代农业插上“无人化”科技翅膀

2020-08-26 10:21:05 来源: 东营网-东营日报 作者: 周乃东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

  在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临场分中心,工作人员演示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组网观测系统平台及轻小型无人机组网监测成果。

  在以全过程智能化管理、精准化作业为核心的“无人农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8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生态环境监测示范应用研讨交流会在东营市召开,展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无人机组网项目成果,介绍了项目研究及应用示范情况,东营市相关负责同志与国家部委、专家组、行业特邀代表及项目组主要参与人员等40余人进行了现场研讨交流,为东营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无人化”方向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铺就路径:

  着眼应用提升生产力

  这是一场气氛热烈、干货满满的研讨会。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着眼实际,建立无人化、空地一体化、大数据组网化的未来农牧新模式。”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秘书长谭翔说。

  用好我国在无人机制造及应用方面的领先优势,“逐步探索无人航空器在化肥、农药使用量监测方面的应用。”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遥感与数字乡村研究所副所长胡华浪说。

  把更多可转化的军用技术转入现代农业发展之中,“加快技术转化,让更多‘高大上’的技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杨超说。

  ……

  透过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人们对本次研讨交流会的认识愈发清晰:牢牢把握“应用”二字,借助在东营市开展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常态化监测、无人机农业综合应用等应用示范的契机,将“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相关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生产力源于现代科技的应用!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生态环境监测应用示范在东营市的落地,无疑将为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赋能东营市现代农业的“无人化”发展,不断提升东营市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无人机组网遥感在农业领域的深度使用,也在呼唤着更多的应用场景。当前,我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植保无人机方面,超过4万台的植保无人飞机保有量和高达1.3亿亩的作业面积,使得我国在装备总量、作业面积上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但是,放眼无人航空器的多场景应用,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此次项目的落地及研讨,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开发更多的无人航空器应用场景,助力东营市乃至全国现代农业“无人化”发展的同时,寻求无人航空器制造及应用的“双领先”!而这,也对无人航空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立足实际,做好‘应用’文章,真正实现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为东营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阮怀军指出,通过“多点单任务生态环境监测”“32架无人机临场组网”“单点多任务生态环境监测”三项任务的开展,将大大提升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的无人机协同组网能力、多源载荷组网观测能力、数据快速处理能力、短时间大范围组网观测能力及生态参数快速提取能力,真正做到常态观测、时时可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深化合作:

  立足会外书写“大文章”

  这是一场深度“联姻”、“文章”做在会议外的研讨会。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研讨交流会丰硕成果的背后,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大机遇,是东营市后备土地资源多、开发潜力大的天然优势,更是东营市高瞻远瞩,与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大院大所的深化战略合作,所做出的合作“大文章”。

  2017年1月,东营市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科研基地。

  2017年10月,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启动后,东营市又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签署了合作协议,深度“联姻”的产物——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于2018年正式成立。以此为契机,东营市举办了第一届国际三角洲论坛暨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讨会。

  2019年10月,第二届国际三角洲论坛暨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科技研讨会在东营市召开,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可持续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三年来,东营市与大院大所之间的合作一直持续而有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中国科学院在农业领域布局建设的第一个“工程实验室”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正在东营市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不断成型,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先后创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得益于东营市领导班子的早谋划、早部署和大院大所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如今,合作的“大文章”又有了新作品——2020年8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生态环境监测应用示范在东营启动,应用示范的相关科研成果将在东营市优先落地!

  在新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大数据指导生产运行,将能实现节本、高效、精准、绿色,逐步形成类似于无人工厂的农业生产方式,把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科研基地提升到新的水平,把东营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无人化”提升到新的水平!

  政府搭台,大院大所助力,将梧桐树筑好,把想发展的“凤凰”引进来。“在我们正大东营园区,耕种管收均是无人化的无人智慧农场已经谋划三年多,这次项目的落地,更坚定了我们在东营建设无人智慧农业示范农场的信心。”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王金文表示,正大集团将充分利用好东营园区在全国十多个园区中的主中心作用,加强与东营市及大院大所的合作力度,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个“戏台”上,唱好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戏”。

  未来可期:

  紧抓机遇擘画新蓝图

  这是一场承上启下、再启新篇的研讨会。

  “东营市将积极创造条件,为项目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提供政策支持,在规划、项目、资金等方面,各有关部门也会给予全力支持!”研讨交流会中,副市长韩利学的话掷地有声。

  付出真心,方能换来真心。东营市真心真情真作为,大大鼓舞了项目组成员及各相关企业在东营市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中科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负责人廖小罕表示:“随着项目研究工作的接近尾声,技术转化为应用的速度势必要大大加快,这更需要产学研的全面合作,在这一点上,我们对东营有信心!”下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将充分发挥好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无人机遥感应用相关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旅游、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等多方面做出成效,助力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

  “之所以把项目选在东营,就是看中了东营的地理区域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科研基础优势及政策优势。”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副司长吉建培在会议的最后提出了他的期许:“充分挖掘无人机遥感应用在国土空间规划、效果评估、自然灾害、生态评估等各个方面的用途和优势,把项目成果尽快转化落地,出成果出成效,为东营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随着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组与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组与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正大桑田(东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两个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现场签订,以及“高频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生态环境与农业应用示范正大东营园区试验基地”揭牌,“为东营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已然从期许开始变为现实!

  “对于合作的成果,我们无比期待!”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院长孙志刚表露了自己的心声。紧抓新协议签署和新基地揭牌这一历史机遇,东营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擘画出了新的蓝图!

  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一个更加科技、更加生态、更加高效能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向我们快步走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