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乃馨 唐梦琳 东营报道
13日下午,“全国媒体利津行”采风活动走进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盐窝镇“老街长巷”项目、盐窝镇肉羊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汀罗镇前关村铁门关主题展馆和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聚焦利津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挖掘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的成果亮点。
注入“中国魂”的利津游戏
在全国的学前教育领域有“南安吉、北利津”的说法,13日下午,记者走进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并亲眼见证享誉全国的“利津游戏”,才明白这句说法并不是浪得虚名。
幼儿园内被打造得像森林公园一般,有山有水,有花有果,无垠的种植园、专业的动物园、超大的攀爬架、树屋、大滑梯、森林栈道、各式各样天然的玩具和野在每一个地方的孩子,让人耳目一新,为之震撼。
“游戏是孩子们最好的教育基地,我们一直秉持这个理念,自游戏中加入中国基因,让‘利津游戏’更有中国魂。”园长赵兰会告诉记者,幼儿园紧紧遵循“自然是吾师”的教育理念,盘活园本资源,投放了自主研发制作的上百种、千余件成本低廉、设计新颖、构思巧妙的乡土玩具、设施和场地,构建起了充满童趣、野趣的文化传承类、情境体验类、探险挑战类,3类14个区100余种游戏项目,让幼儿在不断探索、挑战中快乐健康成长。
盐窝镇“老街长巷”保留原生态民风民俗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婉转悠扬的戏曲声中,又带有北方豪爽的特性,走进“老街长巷”,映入眼帘的便是四方戏台上群众们自发组织的戏曲表演,引得周边观众拍手叫好。
不仅如此,长街两旁的传统手工作坊最大限度的还原生态工艺做法,复古的婚礼表演,保留了传统婚俗风情,村民们组成的声势浩大的迎亲队伍,走街串巷好不热闹。
据了解,“老街长巷”是利津县重点打造的集非遗文化馆、民俗文化展示体验馆、老戏台、传统手工坊、南岭豆腐、北岭丸子、民间小吃、游客休闲广场等具有特色风俗文化于一体的旅游长廊,力在推动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业态。
与此同时,利津县将“保护老街、传承文化”作为重点工作内容,计划投资5600万元分步实施“老街长巷”暨“非遗文化传承一条街”建设项目。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运作模式,沿老街集中建设非遗戏曲演绎、非遗手工制作、民俗文化展演、乡土风情展示等项目,打造集休闲、游览、体验、购物为一体的乡土民情旅游目的地,逐步沉淀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推进文旅融合健康发展,拓展富民强村增收渠道,逐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打造全国最大单体肉羊养殖园区
“饲养管理简单粗放,抗风险能力弱,人才、土地等要素制约明显。”盐窝镇畜牧办主任吴星华说。想要促进黄河口滩羊产业发展,就要提高滩羊规格、产量和品质,加大技术创新也就成为“必经之路”。
为加快推进肉羊产业转型升级,盐窝镇紧抓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机遇,投资3.6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4200亩的盐窝肉羊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功能型防疫绿化隔离带、5G智慧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综合交易中心,建设高标准羊舍305栋的基础母羊繁育区和标准化肉羊育肥区、无害化处理区、入园暂养区、多功能型绿地区,形成“一带、两心、五区”总体发展布局。目前,园区内一期羊舍已经完工,二期正在紧张施工中,全部建成后,可实现肉羊存栏量40万只,年出栏量100万只以上,将成为全国单体最大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园区。
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盐碱地变聚宝盆
“这里原本是几近撂荒的盐碱地,主要以种植棉花、玉米为主,老百姓一年到头日子过得紧巴巴。如今,村民们集中把土地流转给了园区,过起了上班族的生活。”利津县汀罗镇前关村党支部书记崔星国介绍。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占地2100余亩,总投资6900万元,规划建设香茹种植区、有机蔬菜种植区和休闲观光区三个产业板块,打造高标准生态循环现代农业产业园。
其中,香菇种植区为主营产业,通过建设标准化车间解决杂菌污染问题,让更多的蘑菇菌存活下来,保证产品的质量。通过机器自动化生产,实现自动搅拌、自动装袋、自动接种、自人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运输速度,经传送带运到发菌室,强冷降温后工亦平均每个菌棒可节省成本0.5元,经济效益大大提升。
如今,村民们把土地流转给园区,过起了上班族的日子,平均每天能挣80元左右,吸引了周边村庄60多位村民就业,带动群众共同增收致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样板示范。
铁门关主题展馆 重温历史记忆
“‘先有铁门关,后有利津城’是在利津县一直流传的说法,史料也有记载。”跟随着讲解人的介绍,媒体团来到汀罗镇前关村,寻找那段岁月变迁中辉煌的历史。
“铁门关”自金代时就已设立,距今已有900年左右的历史,明清时期,成为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人口密集,店铺林立,后因黄河水患频发,铁门关建筑物和盐场逐渐被淤没,河海通行被隔断,铁门关也日趋衰落。
铁门关的记载和传说,在当地家喻户晓,也成了人们心中的“文化符号”,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从2019年10月份起,对于铁门关遗址的勘探工作展开,经专家勘探,“铁门关”遗址是山东省有史以来发现的地下建筑群最大的一个,对研究山东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田野考古工作已经完成,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鲍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