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张瑞丰
12月18日,东营市召开油地校联席会议,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市三方共商重点合作事宜,共寻融合发展路径。期间,油地校签署了支持胜利学院转设补充协议、建设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协议和建设东营科学技术研究院协议,地校签署石油大学东营校区资产划转协议、全面共建合作协议、建设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协议和石大附属中学整体移交协议。
“十四五即将开局,油地校三方签署一系列共建协议,对于加快三方深度融合、促进东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校区党工委书记杨同伟如是说。
在东营,油地校已携手走过数十载。“团结共建”,已成为融入东营血脉的优秀基因与传统,成为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可以说,东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油地校共建史。
今年9月,随着装置一次性投料成功,东营威联化学公司实施的2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顺利投产,不仅打破了国内企业对进口的依赖,也为我省地炼行业重整转型提供了良好示范。而围绕对二甲苯项目东营市在下游实施的PTA等项目加快推进,上游千万吨炼油项目已经明确整合路径,万亿级高端石化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办企业-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是该项目的参股企业之一。
石大科技正是油地校“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理念的优秀践行者之一。聚合力共发展,进入发展新时期,东营市明确提出并深入实施开放、融合、聚焦三大战略,其中“融合战略”就是统筹推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和油地校融合。油田、高校也在重新定位中再出发。胜利油田提出“建设一流企业、打造百年胜利”的美好愿景,石油大学也提出建设“石油学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
站在新的起点上,油地校融合进入了一个需要全方位深度融合时期,信息、产业、自然资源开发、科技、人才、城乡建设、社会民生事业等各方面都需要一体化发展。
长期以来,海底管道检测依靠潜水员水下探摸,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胜利星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将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搭载到水下遥控机器人上,一举破解了该难题。星科检测技术公司董事长隋林是油田高层次人才。为支持油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油地融合发展,中石化首次突破性以专利使用权参股合作,有力支撑了企业创业发展。
科教融合是油地校融合一大亮点。三方共建的东营科教园区总体规划和二期概念性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国家级应急救援培训基地一期完成装置改造;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工作推进顺利;石油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挂牌成立。……
油地校融合的成效体现在方方面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新星石油公司与东营市财金投资集团三方将组建山东鲁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进地热、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开发,融合助力新领域发展;东营区出台激励政策,推进油田产业项目、改制企业、搬迁企业“退城入园”“退二进三”,集中承接23个油田产业项目、16家改制企业、3家搬迁企业,到位投资185亿元,融合助力新路径探索;河口区引导油田改制企业参与开发区资源整合,盘活400亩闲置低效土地,建设高端油服装备产业园,打造黄河以北重要的油服产业基地,趟出了一条油田改制企业“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的新模式。
油地校共建一座城、共爱一个家,让民生融合彰显情怀担当。东营市把承接油田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业务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目前,正稳步推进油田小区房屋不动产登记,加快解决长期以来油田职工住房无法进行确权登记、自由交易的历史遗留问题。 此外,在基础设施共建上,东营市组织实施了现河采油厂老厂区开发、中心城小区单位雨污分流改造等中心城油地校融合重点项目,改善了城市环境。
同一座城市,同一个梦想。油地校融合如今如同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正在东营大地上生根发芽、结出硕果,创造更多黄河三角洲发展的辉煌。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明 实习生 印悦 通讯员 王俊杰 报道)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张瑞丰
12月18日,东营市召开油地校联席会议,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市三方共商重点合作事宜,共寻融合发展路径。油地校融合如今如同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正在东 [详细]
即日起,东营盐文化展览馆、电文化体验馆将实行电子身份信息入馆验证制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