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吧!青年|东营智信向顺:中小微企业的“贴心管家”

2021-01-14 20:18:0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薛梅

  编者按:每天早晨,叫醒你的是闹钟还是梦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甘平凡,敢于向现实挑战,那就是青年创业者。为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思路,更好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创业热情,让更多的创业者站出来,分享创业经验,带动更多的人创业就业,实现青年的创业梦。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东营区团委推出《创业吧!青年》栏目,讲述创业故事,介绍创业经验。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薛梅 东营报道

  中小微企业是当今社会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中小微企业,后面都连接着一个个普通家庭的就业与生计。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扶持中小微企业。但是尽管如此,仍然还有许多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因素,比如融资难、落地贵、社会化服务能力弱等等,尤其是创立一家新公司的初期,需要通过行政审批局的立项、通过环保部门的环境评价,在入驻园区时还要办理土地证、规划证、施工许可证,建厂后还要办理不动产证等等。这些复杂繁琐的手续对于一家刚起步的小微企业而言,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创业的难度系数,因此,一种新型的产业应运而生,专门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管家”式的一站式手续办理服务。向顺经营的这家“东营智信信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就是专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管家”式公司。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向总您好,您形象地形容自己的公司就像是中小微企业的“保姆”和“管家”,是什么想法促使你去做这样的一个咨询服务型公司的?您服务这些企业的方式又是什么呢?

  向顺:我是一个湖北人,当时来东营的时候不过二十出头,两眼一抹黑四处碰壁,睡过廉价的出租房、吃过几个月的路边摊,最拮据的时候连公交车都不舍得坐,去面试工作,来回二十公里都是步行,后来在餐饮公司当过办公室主任,在工业园的两家企业干过行政管理。我其实很感谢我早年的这些经历,它让我学到了很多坚韧的品质,也拓展了我的人脉,为我从事之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至于为什么会成立“东营智信”,那是因为我从前干行政管理的时候,针对企业不同的服务需求,我总是要去寻找多家不同的服务公司,但是要找到最合适的并不容易,需要前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调查比较。因此我突发奇想,成立一家咨询服务公司,把企业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全部整合起来,这样省时又省力。

  公司提供服务的方式打个比方来讲,我们就是个网购平台,不同之处在于网购平台卖的是有价商品,而我们提供的是有偿服务。网购平台上有些商品是自营的,有些则是商家入驻后借用平台来销售的,我们公司也是一样,有些是我们直接为客户提供代理代办服务,有些则是直接交由合作机构来完成,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我们直接办理的。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目前,在东营像“东营智信”这类的“管家”式公司并不少,但是能做到同时涵盖十几个服务项目的公司却寥寥无几。那么,向总您现在公司服务的企业有多少,都是什么样的规模?这些中小微企业都得到了哪些帮助和红利呢?

  向顺:从构建这个服务平台到现在,公司已经服务了200多家中小微企业,规模大的有年产值过亿的企业,小的有2-3个人刚起步的小公司。公司目前已经与北京、济南、青岛、淄博等30多家服务机构建立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服务过的东营中小微企业达到200多家,帮助他们获得政策扶持资金200余万元,累计为他们节省开支50余万元。

  疫情期间,我们服务的200多个中小企业中,一多半都停工停产了,但是却没有一家倒闭的。还记得在没有生产任务、大家最困难的那几个月,我几乎每天都在研读政策,把国家、省、市、区的各级政策认真梳理分析,为每个企业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有利信息并传达到位。疫情刚刚结束,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补助的通知,在收到信息的第一时间,我就挨家挨户“奔走相告”,一共有十多家符合政策的企业,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红利,体会到了政府的关爱。

  由于我服务的这些中小微企业几乎每天都在忙着运营和生产,对于政府的政策知之甚少,所以我有义务去把政府的声音宣讲到位。2018年东营区政府出台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十条意见,有些符合奖励政策的企业当时没有关注到这个政策,在我的宣讲和解读下,他们开始重视、申报并最终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好处。对于那些确实有实力、有能力但投标条件稍有欠缺的企业,我们也会想办法帮它补齐短板。比如,“知识产权增资”就是一个重要的“补短板”的方法,想要投标油田内的大型项目,起码要注册资金在1个亿以上才有资格,但是企业一般都罕有这么多的货币资金,因此,我们可以帮它在股东名下申请专利或者是知识产权,再重新进行资产评估。手把手地将企业领进投标门槛,切切实实地帮助企业解决棘手难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向总,您作为东营区政协委员,在政府政策和企业发展的对接中起到了类似于“立交桥”一样的作用,请问您在具体工作中是如何当好这个“立交桥”的?

  向顺:如果说,政府和企业像两条单行道,那么我在中间就要充当连接他们的“立交桥”。2017年1月,我被推选为第九届东营区政协委员,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因为这个政协委员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东营一共19个部门,包括公检法、工商税务、社保、计生等等,联合审查并一一盖章,全部通过后最终才能进入政协。我在2017和2018两个年度获得了“优秀政协委员”称号,在2019年5月被中共东营区委宣传部、共青团东营区委和东营区广播电视台联合授予了“新时代东营区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并且在2020年5月获得了“东营区五一劳动奖章”。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公司常年与政府多部门保持沟通取得信任的结果,也是和自己多年来为人处世的方式分不开的。

  一家企业,无论大小,从成立到投产,都要申请专利、申报科技项目、要和大学合作引进人才等等,通过这五年多的努力,我们“东营智信”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制它的孵化落地和成长成熟,为它的发展之路提供一条龙的贴心服务。我们的服务是批量的,类似于“批发”,而客户直接去对接服务单位,类似于“零售”,因此客户都愿意选择我们性价比更高的“批发商”,而且还省时省力何乐而不为。另外,我还有一个身份是行政审批局的“特约社会监督员”,这也为我快速代办业务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有超过一半业务是我自己亲自去操作,但有些也会转交给合作方,我们公司对合作方的考核是非常严格的,一般同一个业务我都至少有三家以上的长期合作单位,这也能够做到保质保量保时完成代办事宜。这些年,公司无论大小代办业务从未出过一起纰漏,口碑打出去了,信誉度高了,大家都纷纷自己打听着找上门来找我做代办,现在我已经几乎不用出去跑业务了。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向总,这几年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过程中,有哪些是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支持的?您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吗?

  向顺:我们公司主要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各类综合服务,包括知识产权代理、科技项目咨询及社保代理等业务,在服务企业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中小企业和青年创业者都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发展的自信心不足、缺乏交流沟通的平台、政府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以及贷款难、融资贵等,这些无一不在制约着创业企业的发展。针对这个情况,我写了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促进青年创业的建议》的提案,一递交上去,就得到了东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很快就以书面的形式对我的提案进行了答复。

  2020年,我们相继成立了工程咨询公司,主要负责资质申请代理以及建设项目手续代理服务,成立了知识产权公司,专门负责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大,下一步公司的发展重点将放在专业化服务上,继续加强和其他中介组织的交流合作,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发展成为一家专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各类服务的集团化公司。

  每年,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贡献了我国GDP的60%以上,解决了超过80%的城镇人口就业问题,中小微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会对就业和经济增长造成冲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自2017年以来,东营区积极搭建各类创业平台,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将有创业意愿的各类人员全部纳入培训范围。目前,全区省市级创业平台达到9处,孵化面积达5万平方米。同时,着力破解青年创业融资难问题,全年共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和一次性创业场所租赁补贴资金476.5万元,受益人员1155人。落实创业担保贷款1.95亿元,扶持1165人成功创业。东营区积极落实各级扶持创业的政策文件,采取了多项有力的措施来扶持青年群体创业,不仅鼓舞了青年群体的创业激情,还极大地带动了社会创业活力。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张瑞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