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截至2021年3月23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8284.6万剂次。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海内外接种过亿,疫苗安全有效,接下来将加快推进国民全人群免费接种。从高风险、重点人群,到普通人群,这将是史上最大规模的疫苗接种。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数稳步增长,疫苗接种相关话题的舆论热度持续处于高位,引发网民热烈讨论。“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有必要接种疫苗吗?”“60岁及以上老年人能否打新冠疫苗?”“疫苗的安全性如何”等话题最受关注。
我要打疫苗吗?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接种意愿上看,一些网民接种疫苗的紧迫性不强,对接种疫苗持观望态度。
一是因为我国疫情总体平稳,部分网民认为感染风险较低,暂时不需要接种疫苗;二是因为新冠病毒疫苗属于新上市疫苗,有网民希望了解更多有关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的数据后,再考虑接种。
从感染风险上看,虽然我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流行,随时可能因传染源引入而导致疫情在国内流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如果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就有被感染的可能。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
▲图片来源:新华社
接种疫苗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也保护他人。接种疫苗能够对个体进行有效保护,对人群也能形成有效保护,能够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通过接种疫苗,早日让我国更多人群获得免疫力、保护力,我们就可以尽快构筑起免疫屏障。
疫苗靠谱吗?
这么大规模的疫苗接种,疫苗产量能否跟得上、不同品牌疫苗能否叠加接种等也是网民十分关心的话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疫苗日产量已从2月1日的150万剂提升至目前的500万剂左右,累计供应国内超过1亿剂。按照现有的生产安排来看,完全有信心满足各阶段的接种需求。
▲图片来源:新华社
疫苗质量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目前国内上市的4款疫苗都是经过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是安全、有效的。由于各省市采购的上市疫苗品种可能不同,所以每个人需按照所在省市的统一安排接种疫苗。相信随着接种人群的不断增加,疫苗使用的效果会更加突显。
不过疫苗它对人体来说是一个外来的抗原,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目前监测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局部和全身反应。局部的不良反应包括如疼痛、红肿、硬结的情况,这些无须处理,会自行痊愈;全身的不良反应包括如头痛、乏力、低热的情况。关于不同企业生产的疫苗是否可以叠加或替代接种的问题,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
我能打疫苗吗?
不少网民关注疫苗接种人群,关于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过敏人群等群体能不能打疫苗的提问在网上常常出现。
▲1月4日,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红谷滩院区,护士向人们介绍接种疫苗的相关注意事项。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在充分评估健康状况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开展接种疫苗。目前,疫苗研发单位也在加快推进研发,在临床试验取得足够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以后,下一步将扩大规模、稳步有序开展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
但也有一个“坏消息”,目前附条件上市的4款疫苗在说明书中对接种禁忌有明确界定,不建议对疫苗所含成分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患有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的人接种疫苗。因食物、花粉或其他药物如青霉素过敏,仍可以接种疫苗。
▲图片来源:新华社
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也不宜接种。在接种后如果发现怀孕,基于目前新冠病毒疫苗的特性和以往使用疫苗的经验,不建议采取特别的医学措施,例如终止妊娠,建议这部分人群要做好孕期随访和定期检查。
▲1月26日,在设立于北京市朝阳规划艺术馆的接种点,志愿者在观察区手持二维码供接种人员进行“留观人员登记”。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所以大家在接种疫苗时,需如实向医生告知身体健康状况及既往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包括慢性病患病史,以便医生进行综合评价,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清明节假期即将到来,不少人已做好出行规划。在我国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免疫水平之前,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都不能放松。在人群聚集的场所,仍需要继续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习惯,遵循各地防控措施要求。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