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子昊 东营报道
12月28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东营市市体育局党组书记、一级调研员陈延星,二级调研员彭宝德、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李全鸿同志解读了《实施计划》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陈延星指出,全民健身是关系全民健康的大事,《实施计划》编制主要经历了组织筹备、座谈调研、深入论证、征求意见四个阶段。在编制前期,组织相关专家研讨,拟定框架提纲,梳理群众建议,吸收有关地市经验,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征求了24个市直部门单位、5个县区、2个市属开发区和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的意见,正式印发实施。
“十四五”时期全市全民健身工作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城乡居民体质进一步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超过43%,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更加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20平方米以上,公共体育设施全面开放,推动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市、县两级全民健身运动会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达到3.6个以上。
未来将重点开展5个方面17项工作,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面。一是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制定并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和空闲用地资源,努力丰富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持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补齐既有城市居住社区体育设施短板。二是加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管理机制,落实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政策。加快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提高现有场馆综合利用率,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和承接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方面。一是打造品牌健身赛事。积极举办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赛、黄河口(东营)公路自行车赛等高水平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精心打造“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等主题活动,按照“一县区一特色,一协会一品牌”要求,持续开展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创建活动。探索发展线上体育健身,打造全民健身新模式。二是开展社区健身活动。组织举办“社区运动会”,引领推动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普遍化、常态化、多样化,助力和谐社区建设。三是推广特色健身项目。加大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力度,鼓励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发展,大力推进冰雪和水上运动项目开展,鼓励开展乡村体育健身活动,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四是探索实施全民健身区域发展。贯彻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举办黄河主题赛事,推进沿黄体育、海洋体育发展。
全民健身组织指导方面。一是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体育总会组织,推进基层体育总会规范化建设。鼓励支持发展各类群众性体育社会组织,鼓励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部分公共体育服务事项、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二是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持续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和继续培训,在等级制基础上,推动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星级制度,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建设和作用发挥。三是完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建立市、县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四是弘扬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推出做大“健身有我 健康由我”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建立健全志愿者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开展“最美全民健身志愿者”选树等活动。
全民健身服务方面。一是加强重点人群健身服务。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广泛地开展机关运动会、职工运动会,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妇女、少数民族等参与的体育赛事活动。二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推动全民健身设施、器材智能化升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平台建设,完善“东营体育”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机制。三是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加大公益广告创作和投放力度,大力推广全民健身基层典型人物和单位,注重体育项目文化的打造,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推广。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工作。
全民健身协调融合发展方面。一是深化体教融合。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加强学生体育技能培训,加强学校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大中小学体育赛事体系。二是推动体医融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体医融合试点工作。三是促进体旅融合。鼓励结合文化、旅游、赛事等资源,深挖体育旅游潜能,建设完善相关设施,拓展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规划建设一批体育精品路线和旅游目的地,培育一批特色体育旅游活动。四是加强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健身服务产业与康养、旅游、医疗、经贸、会展等产业形态的融合力度,试点发放健身消费券,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加强健身、体育培训等健身服务业的市场监管。
下一步,将扎实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统筹推进搬迁安置、产业就业、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