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又是一个黄河口的初春。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强音在耳,省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东营元素”闪耀亮眼,一系列重大机遇就在眼前……东营,正处在新的历史当口。
今天,面对更趋严峻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我们回眸过去、远眺未来,更加深刻认识到,战略机遇期往往是改革攻坚期,唯有创新实干才能推开机遇的大门,唯有奋发有为才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周广学/摄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220万东营人民已阔步迈上新征程!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拼搏奋进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东营视察。从黄河入海口到省黄三角农高区,从杨庙社区到胜利油田……总书记一路深切关怀,一路殷殷嘱托,为东营加快发展、阔步前进,指引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力量、坚定了必胜信心。
航向一经标定,航道无限广阔。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东营人已燃情出发!
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六稳”“六保”落地,全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实现了“十四五”发展和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良好开局。
“应把国家所需与东营所长统一起来,应国家之所应,化优势为胜势,推动实现东营绿色变革。”市委党校生态文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毛金香表示。
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突破盐碱地综合应用,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好富民安居工作……今年以来,市委结合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部署要求,将贯彻落实的具体任务颗粒化分解、清单化推进,推动尽快见到大的成效。
补齐“短板”拉长“长板”加固“底板”,努力把优势转化为胜势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区域竞合形势日趋激烈,对于东营来说,只有补齐“短板”、拉长“长板”、加固“底板”,才能在新阶段发展中赢得主动。
全国炼油能力最大的地级市,全国重要的橡胶轮胎生产基地、石油装备制造基地、高端纳米级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基地……对于东营这样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工业城市来说,工业是东营的底气,也是机遇所在。
在利华益集团展厅,一张全产业链布局图清晰展示了从一滴油到聚碳酸酯、高端树脂的神奇转化,而这些高端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光学镜片等领域。窥一斑而知全豹,突破“一油独大”产业格局,东营一直在努力。
然而客观来看,产业链条不完整制约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下步,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研究产业规划和产业链条,全面实行“链长制”,积极培育引进延链补链强链支撑项目,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高质量、链群化、开放性现代化产业体系。
项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下步,市委、市政府将大力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项目集中、干部向项目集中。今年,我市已确定市重点项目313个,总投资4028亿元。
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月26日,在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营兆源机电科技公司厂区,一辆装有二十余吨电磁线的货车正启程发往陕西。作为中国中车最大的电磁线供应商,兆源机电的电磁线产品在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广泛应用于“复兴号”等动车组。开发区计划以合盛铜业、兆源机电等企业为核心,打造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创新发展非一日之功。目前,我市高层次创新平台少、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今年,我市将以更大力度强化科技研发创新,突出重大创新平台培育,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抓好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充足“第一动力”。不仅如此,还将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一座城市的梦想与追求,一旦融入国家战略,就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与机遇。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国家《规划纲要》中的大量东营元素正在加速落地,省“十四五”规划和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涉及东营的任务部署分量重、含金量高,将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不仅仅是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在营商环境、增进群众福祉、城乡区域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领域,我市都还不同程度存在短板弱项。唯有通过创新把短板补齐,让弱项强起来,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把腾飞的跑道铺砌得更坚实一些,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创新实干、事争一流,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更高坐标谋突破
小到一项生产研发技术,大到一个区域发展规划,创新都是必要因子。
创新创新,“创”是关键点,“新”是落脚点,“人”是支撑点。“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攻坚克难,不仅需要宽肩膀,也需要铁肩膀;不仅要有责任担当之勇,也要有破解难题之智。”市委党校政治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董文兵表示。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自觉放弃“优越感”、走出“舒适区”,才能在创出新模式、闯出新路子、干出新天地。
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思路理念、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等多方用力。
2015年,记者赴宁波石化园区考察时看到,长达25公里的运输管廊,造型各异的装置设备,现代化的厂房车间,空气中几乎闻不到异味,没有一辆罐装运输车辆,来自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的安全工程师正在进行日常巡检……不仅如此,园区内还规划了大面积湿地公园,化工区内绿化美化,在当地成了独特的化工风景区。实际上,宁波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思路的创新、理念的创新。
创新发展,就要拉高标杆、事争一流。当前,各级正在瞄准新的目标,加快奋进步伐,形成了浓厚发展氛围。“突出抓好中国中化山东炼化一体化、佳美500万套智能制造子午胎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打造国内重要的绿色高效化工基地,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高端橡胶产业基地。”广饶县委书记陈伟颂表示。
今年以来,市委紧紧围绕“三个走在前”目标要求,聚焦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全面梳理东营在全国全省大格局、在黄河全流域的基础优势与短板弱项,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科学研究制定“三个走在前”目标任务指标体系,细化实化具体任务,努力在“三个走在前”中奋勇争先。
许多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大干大发展,小干难发展,不干不发展,唯有实干方能兴市。
今年以来,市委大力倡导“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拿出更多时间深入基层一线,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更多“走出去”,强化“双招双引”,注重学习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敢于“豁出去”,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把遇到的困难解决掉,把碰到的“山头”攻下来。
周广学/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东营的今天正在东营人民手中创造,东营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记者 王俊杰)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