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 | 黄河河口管理局王春华:与母亲河共度的30载岁月

2022-05-01 08:37: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孔祥茹 黄天阳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孔祥茹 黄天阳 东营报道

  王春华是黄河河口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2年,她踏上了黄河口生态环境与河口治理研究的道路,时间之河川流不息,三十载光阴荏苒,她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在校学生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专家,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理想追求融入了黄河河口保护治理事业,带领团队在科技治河和创新发展上不断前行,与东营这座年轻的城市一同成长、共同进步。

  三十年的成长 三个“足够”

  1992年,23岁的王春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黄河河口管理局工作。在老一辈治黄工作者的带领指导下,开始认识黄河、了解黄河、研究黄河。她说:“在与黄河打交道的30年的时间里,我见证了黄河口保护治理综合成效的提升,也收获了个人思想境界、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的进步成长。总结下来就是三个‘足够’:足够专注、足够认真、足够真诚。”

  三十年来,王春华先后主持和完成了黄委防汛科研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十三五”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20多项,出版专著3部,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黄委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山东河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创新奖5项。在深入研究黄河入海流路、拦门沙演变、海洋动力特性,以及河口湿地生态特征、演变规律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科研贡献,为河口保护治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东营经济社会发展和油田安全生产提供了智力保障。

  王安石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春华说,回顾科研之路,不断经历着迂回曲折、坎坷险阻,从无到有的突破,从零开始的挑战,遇到瓶颈的焦灼,数据论证的繁琐,难以用一两句话来形容。2007年,为了更好地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王春华申请出国学习一年,期间,每天晚上预习新课到凌晨1点钟,啃课本、学语言、适应环境,据她讲,感觉像 “脱了一层皮”。前些年,她负责的一项水利部行业科研专项,其中核心内容清水沟、刁口河联合运用模式和运用方案贯穿于5个课题中,为了优选方案,在多种方案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组织课题组不断集中讨论、电话交流、专家咨询、论证比选,日思夜想,费尽了脑子。“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最终,汇报结果得到了部委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结束之后,王春华总结道: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今后没有什么困难会难倒她,只要足够专注、足够认真、足够真诚。

  三十年的黄河情缘 甘洒热血与青春

  黄河宁,天下平。为了完善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平台,科学展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管理情况,2021年,东营市委市政府从7个单位抽调业务人员,组成8人工作专班,王春华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她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和研究成果,在生态监测中心平台开发运行、汇报稿起草完善,以及黄河三角洲演变、流路变迁、水沙关系整理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推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2019年,黄河河口管理局成立了黄河口保护与治理综合提升专班,由王春华负责河口生态保护近期和远期重点任务与措施的制定;同时,她也参与了东营市、山东局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另外,王春华还作为黄河咨询专家,参与黄河口国家公园设立方案编制,提出恢复刁口河流路过水方案,促进保护区淡水湿地持续修复,提高生物多样性。

  早在2010年,根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总体规划,王春华授命带领团队,开展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研究,深入研究河口湿地生态特征、演变规律,王春华带领团队创新性提出保护区淡水时空分布需求、合理调水规模及模式,实现了河口芦苇沼泽湿地面积逐年回升,遏制了生态退化趋势,修复了退化湿地,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助推黄河口湿地连续两次荣膺“中国最美六大湿地”称号。

  三十年的薪火相传 长江后浪推前浪

  黄河的淤积、延伸、摆动、改道是黄河入海流路自然演变规律,黄河安澜稳定是黄河三角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种动态性质就决定了科研工作者要密切关注了解业务领域发展现状和研究前沿,紧跟专业发展,更新知识体系。为此,王春华时常组织科室同志围绕河口保护治理开展讨论,让大家相互交流,互相启发,特别是注重激发年轻同志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鼓励指导他们编写本子、申题立项、开展研究。

  之前,有位年轻的同志来找王春华倾诉,科研压力大。王春华既与她探讨了相关科研困惑,又与她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她,这是化茧成蝶的必经阶段,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必须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后来,这位年轻的科研员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说就是,她实现了她自己。反观自我,就像老一辈治黄工作者带我一样,尽自己所能去引导和帮助下一代年轻人,我想这就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师承吧。”王春华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是科研人员永恒的价值追求。王春华说,在河口保护治理科研传承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研团队的集体协作。据了解,王春华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地市级项目30余项,四项成果达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黄委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黄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河务局科技进步奖、创新奖(重大奖)13项,出版专著3部,获授权专利5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4篇、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近30篇,多篇论文获奖,获科技与防汛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称号。

  又是春潮拍岸时,当下正处于黄河战略落地实施关键节点,河口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东营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王春华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是我的信念,我将不懈努力、创新实干,为新时期治黄事业和东营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审编辑:李文洁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