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文洁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子昊 东营报道
5月19日,东营市召开东营人才新政新闻发布会。东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袁永鹏,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长林,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部副经理谭运成,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人事处处长孟贵宾,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部长张建民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会上介绍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东营人才工作打造黄河三角洲特色人才集聚高地的若干措施》(简称“人才新政”40条)。新政主要从优秀人才集聚发展、平台载体建设、人才创新创业保障、调动用人单位积极性、打造最优人才生态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突破。
在优秀人才集聚发展方面,对高层次人才,大幅提升政策标准,全力保障高层次人才开展技术攻关。将东营市“一事一议”引才政策标准,由5000万元提高到2亿元。对自主培育或引进的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人选,给予最高300万元经费支持。对青年人才,重点围绕大学生就业、生活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扎实推进“就选东营”专项行动、“青鸟计划”,定期举办“东营学子家乡行”“名校名企直通车”“企业招聘进校园”等大学生专场招聘活动,支持鼓励相关行业和产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专项岗位对接,全方位促进高校毕业生来东营市就业创业。对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聘用或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给予不同幅度的生活补助及购房补贴。此外,还围绕本土高校毕业生留用、卓越工程师引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制定系列政策,努力推动各类人才资源加速向东营市流动汇聚。
在平台载体建设方面,重点围绕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等5类平台,着力构建体系完备、支撑有力的人才体系。对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围绕全市重点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市、县区共建一批由顶尖人才领衔、承接原始创新的高能级平台,打造高技术研发和产业培育的核心载体。对各类平台载体给予不同幅度的资金补助。对新创建的国家级、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客服务中心),根据平台类型和级别,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并根据绩效评价情况,给予最高100万元的绩效奖补。新获批建设的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根据建设绩效,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对市校合作平台,按“一事一议”政策落实经费补贴,支持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世界500强企业、“国字号”名企在东营市设立或共建研发总部或研发机构。对“人才飞地”,对东营市企业在市外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研发成果在市内转化的,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同时,“人才飞地”全职聘用的人才,视同在东营工作,享受相关政策待遇。
在人才创新创业保障方面,重点围绕资金支持、创业大赛、创新奖励、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探索创新,着力解决人才创新创业后顾之忧。每年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的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取得标志性成果的青年人才和创办科技型企业的领军人才。在项目选拔上,打造“创业东营·共赢未来”创业大赛品牌,选拔一批优秀创业人才(团队)和原创性、引领性高科技项目,择优纳入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支持。在创新奖励上,重奖科学技术奖获得单位和人员,对国家、省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根据不同奖励类别,给予100万到1000万元奖励。在成果转化上,积极抓好发展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支持培育,对新增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补助。高校院所、企业等开展技术转移转化活动的,根据技术合同金额按比例给予补助。
在调动用人单位积极性方面,围绕激发企业、事业单位2类重点用人主体活力,对企业,重点从减轻企业用才成本和支持企业自主引才上着力。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全职引进的重要科研项目或产业化项目技术负责人,按引才费用的10%给予最高30万元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每年遴选确定5家左右重点支持企业,分别给予1个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配额,支持其自主评价,面向海外、市外全职引进急需紧缺产业人才。对事业单位,重点在灵活引才用才上探索。对高校、科研院所公开招聘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或博士,实行“自主组织、事后备案”。完善编制周转使用制度,已满编的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或博士,可申请使用专项事业编办理入编。通过专项事业编,招聘部分博士或“双一流”高校硕士,挂职到东营市企业、平台或园区创新创业,服务满三年后,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确定回事业单位安置或留企业继续工作。
在提升人才发展市场化水平方面,重点从完善市场化人才工作网络、支持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强化人才发展金融支持等方面,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完善市场化人才工作网络,成立市人才发展集团,支持各县区建立市场化运营的人才服务机构,构建市县联动的人才服务网络。选聘“招才大使”,每年给予最高10万元招才经费和最高30万元活动举办经费。对引智工作站,给予5—10万元奖励。对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的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支持人力资源产业发展,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引进的海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按照对东营市经济社会贡献评估绩效,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支持。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东营市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的,提供3年免费办公场所。围绕强化人才发展金融支持,重点调动社会资本对人才发展的支持作用,放大“人才贷”产品效应,扩大“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规模,引导金融机构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信用贷款。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单户企业规模扩大到2000万元。探索开展“人才投”“人才保”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
在打造最优人才生态方面,从人才服务、联系专家、荣誉激励等方面着力,全力营造尊才爱才用才留才的人才发展氛围。人才服务上,重点解决好人才关心关注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问题。高层次人才或博士随迁配偶属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的,对口协调安排工作;暂未就业的,3年内给予每月不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准的生活补助。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入学或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由教育部门统筹协调、优先安排。定期组织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免费健康体检和疗养。联系专家上,重点是健全完善市、县区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专家机制,加强经常性联系,切实解决专家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年召开座谈会,听取人才代表意见建议。积极邀请各类人才参与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列席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重要会议。荣誉激励上,为东营市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优先作为“两代表一委员”推荐对象,优先考虑评先树优。开展黄河三角洲杰出人才评选,对为东营市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每年通报表扬5名人才工作成效突出的用人单位负责人、10名人才工作者。
据了解,为深化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省黄三角农高区在东营市域范围内的各类人才按规定纳新政支持范围。同时,在当前各级全力保障民生、大力压缩行政支出的情况下,东营大幅度增加人才工作财政投入,每年新增支出超过2亿元,总投入达到4.5亿元,全力支持和保障人才工作。充分展现了东营市委、市政府建设人才强市的强大决心,尊才爱才留才用才的真情实意。人才新政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东营人才发展水平,为建设高水平人才强市,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初审编辑:李文洁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