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开展“十大英模故事进校园”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英雄的种子

2022-08-26 21:55: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陈子昊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子昊 东营报道

  “十位英雄的事迹令我们十分感动,也让我们明白了红色江山来之不易……”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先烈与现役军官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格外珍惜……”

  8月23日晚,在东营市第二中学,影片虽已落幕,但现场青少年热情却久久不能平息。

  “弘扬英雄事迹,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东营市第二中学党委副书记张德刚说。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建立退役军人担任校外辅导员机制,东营市组织开展了“全军十大英模故事进校园” 活动,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军情怀,让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再谱华章。

  精心组建宣讲团队 让有故事的人讲故事

  为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探索讲好英模故事的新形式新途径,东营市紧紧抓好“谁来讲述”这个关键词,通过社会“海选”、数据“精选”、专家“评选”形式,精心组建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军旅经历突出的退役军人宣讲团队,让有故事的人讲故事,让十大英模故事传递榜样力量。

  前期通过媒体发布“校外辅导员招募令”,面向广大退役军人公开招募,活动启动后立即取得了巨大反响,吸引了2600名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报名。随后东营市依托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精准采集平台,建立信息平台主动发现机制,对每一个退役军人精准画像,累计筛查比对信息 8.93万条,确定了103名荣立二等功以上,退役后表现突出的社会精英担任退役军人校外辅导员,为全市208所中小学、24万名中小学生开展宣讲。

  同时为讲好英模故事,由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青团东营市委员会同教育、新闻媒体等部门、机构专家和有关人员共同组建了评选委员会,对宣讲内容进行反复评审选拔,最终选定了21名有故事的优秀退役军人担任十大英模故事进校园宣讲员,并为他们颁发了“英模事迹宣讲员”聘书,纳入东营市“红色智库”,面向全市开展宣讲志愿服务。

  深挖故事内核 让身边榜样传播榜样力量

  增强传播效果,讲好故事是关键。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英模故事与宣讲员经历有机匹配,综合考虑事迹相似度、经历重合度,不断增强宣讲感染力、号召力。例如荣立一等战功,在扑救黑龙江、内蒙古雷击大火中严重烧伤、失去8根手指的扑火英雄吕国栋,讲述邱少云的故事,烈火灼身的痛苦、感同身受的画面,让人感物伤怀、触景生情、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同时结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识能力和教育规律相适应,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大量查阅历史资料,深度挖掘英模事迹,经多方考证后加以采用,既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鲜活性,又确保了故事的真实性、可靠性。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场景手段,全景再现英模人物先进事迹,协调场景与情境,以特色场景唤醒情节记忆:在雷锋事迹展览馆,一本本老旧书籍、一张张发黄照片、一件件时代物品,景与情融为一体,雷锋革命奋斗故事仿佛重现眼前。

  搭建红色平台 让英模事迹铸成英模效应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用红色文化占领学生思想教育阵地,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崇敬英雄的种子。

  一方面宣讲团队走进学校、走入课堂,以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团会为契机,组织退役军人校外辅导员身穿同时期军装、佩戴军功章,开展英模事迹巡回宣讲,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英模、学习英模,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思想。同时与时俱进、进行线上直播,让红色教育从“线下”到“线上”,变“一时”为“随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全域传播方式,令广大青少年精神得到洗礼,党性教育和滋养也由此冲破荧屏直抵内心,成为新的重要宣传载体。

  另一方面拓展外延、深化内涵,聚焦十大英模故事进校园,组织开展学“忠诚之魂、血性之气、作风之形”系列活动,全市130 多所中小学以“学习十大英模,争当三好学生”“红色基因代代传”为主题,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782 场。并在高考志愿填报、征兵退伍季等时间节点,循环播放十大英模事迹,营造崇军尚武、爱军习武、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真正做到了让英模精神“活起来”。

  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潘文海表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以真实的红色故事为教材、真实的红色人物为教员、真实的红色场馆为教室的“英模故事”在助力校园思政教育建设的同时引导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持续深入开展宣讲活动,深耕红色文化,深植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初审编辑:李文洁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