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文洁
责任编辑:马宝涛
编者按:山东作为九曲黄河入海地,勇担使命,全力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位于黄河尾闾的东营,正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近几年,东营市委、市政府扛起黄河入海口城市历史责任,坚持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提出了“一园两带多廊道”的生态保护空间布局,拉开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蹚出了入海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对此,大众网·海报新闻特推出《黄河安澜·绿色发展看山东》系列报道,展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东营画卷。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孔祥茹 黄天阳 东营报道
“黄河安澜·绿色发展看山东”网络主题活动的最后一站在东营,正赶上了大闸蟹的最佳品尝季,媒体行采访团成员们也狠狠过了一把大闸蟹瘾。蒸熟的大闸蟹被端上餐桌,个个分量十足,剥开蟹壳,饱满的蟹肉和膏黄给视觉带来了强烈冲击,尝上一口,肥美鲜香的滋味在口腔里碰撞。
好水育好蟹。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自然条件优良,海淡水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发展绿色天然水产养殖产业,独特的湿地环境,微咸的黄河水造就了营养价值丰富的黄河口大闸蟹。为了保护这一当地特色农产品,东营市充分发挥黄河口区域内饵料丰富、水质优良、水草丰茂等优势,积极利用当地的淡水资源以及荒碱地,大力发展黄河口大闸蟹养殖产业。
垦利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养殖大闸蟹。最初,养殖模式以一家一户粗放式养殖为主,主要投喂麸皮、豆粕、玉米等低值饵料。粗放养殖出的大闸蟹个头小,只能论斤称,经济效益不高。
为推动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健康发展,垦利区出台了《关于支持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研究起草了《关于支持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的意见》,坚定走规模化、标准化之路。
据介绍,垦利区引进了龙头企业,还制定了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淘汰改造了传统粗养池塘,推广精细化养殖。目前,东营黄河口大闸蟹精养面积8万亩,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养殖面积6万亩,其中标准化养殖面积3万亩。
此外,垦利区投资2亿元建成了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研究院,开展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研究。与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等院校合作,引进黄河三角洲学者成永旭教授及各类专家人才10余人,组建科研团队,全面开展黄河口大闸蟹新品种选育。
为加强品质源头把控,垦利区将区块链溯源技术应用于大闸蟹生产全过程,涵盖从蟹苗培育、养殖到成蟹捕捞、销售各个环节,可跟踪和记录螃蟹从养殖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生产数据、物流数据和产品状态信息,形成产品追溯数据仓库。
从最初的粗放养殖,到如今精细化、生态化、科学化养殖,黄河口大闸蟹的品质、规格均有了大幅度提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不愁卖”。
谈起销量,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英泽满脸是笑:“今年黄河口大闸蟹的订单量一直居高不下,且由于黄河口大闸蟹比南方大闸蟹提前上市两周到一个月左右,实现了错时、错峰上市。”据悉,黄河口大闸蟹亩均产量提高到200斤,效益超过1万元,分别增长47%、80%。
东营市垦利区深化培育“黄河口大闸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实行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运营,实现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目前,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的养殖面积达8.5万亩,年产量7100吨,品牌价值更是有26.12亿元,已成功发展为沿黄沿海盐碱地上的特色产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示范产业。
据了解,近年来东营市着力推动黄河口大闸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园为依托,突破大闸蟹精深加工瓶颈,集中打造集科研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种植养殖、科普教育、精深加工、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推动大闸蟹产业高效发展。如今,黄河口大闸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成为山东食材的一张“金名片”。
初审编辑:李文洁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