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
乡村教育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支点,以高质量的教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是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它不仅关乎农村儿童的教育权益,也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如何全面落实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工作任务,靶向乡村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及问题症结,加快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形成乡村教育发展“新格局”,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做好“振兴”系统文章,着力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东营市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教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深化乡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强优秀教师队伍,关爱特殊儿童群体,提升教育内涵质量,加快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作出东营贡献。日前,东营市印发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专项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十一项主要任务,分别为实施乡村全环境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推进教育强镇筑基行动、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条件、选优培强乡村校长、提高乡村教师配置水平、强化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推动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提升县域高中阶段教育水平、打造乡村学校办学特色、夯实乡村教育信息化基础、加强乡村特殊儿童关爱服务。
做好“拓展”内涵文章,着力健全教育资源配置机制。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接受高质量教育,是每一位家长的期盼。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专项工作方案要求,到2027年,东营市城乡一体化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全面建立,乡村学校(含幼儿园)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乡村群众教育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城市与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之比降至1.05以内,力争60%以上县区达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水平。到2035年,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乡村教育独具特色,服务引领乡村振兴的功能充分发挥,乡村教育现代化全面实现。今年以来,东营区锚定打造教育满意之区,大力实施“11356”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增进教育民生福祉。全区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占比达到50%。同时,通过深化集团办学、教师交流任教等多种方式,持续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让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做好“衔接”赋能文章,着力提升乡村教育发展温度。乡村教育的振兴不仅可以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以为农村形象塑造贡献力量,这就需要多方力量联动,凝聚共识。近年来,东营市持续打造“爱的智慧”家校社协同育人品牌,将“爱的教育”有机融入到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播撒到每一个学生家庭乃至全社会,凝聚起全社会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乡村教育的振兴,需要氛围,更需要奋发向上的精神。近日,东营区人武部来到帮扶联系村东营区史口镇西商村开展了高校助学活动,为村里5名学生发放共计1万元的现金奖励,激励乡村学子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而教育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一束“光”。这束光,照亮的是未来与梦想。我们不能只限于留住以往的乡愁,更要以优质的乡村教育培养更多“留得下、留得住”的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乡村踏上振兴之路。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