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时评 | 铲除“害群之草” 彰显东营生态环境治理决心

2023-11-22 20:37:0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马宝涛

  大众网评论员 马宝涛

  互花米草属于外来入侵物种,耐盐耐淹、繁殖力极强,它所扎根之处,翅碱蓬、芦苇等其他植物几乎都无法生存;而且,由于互花米草的根系十分发达,底栖动物的生存空间也几乎全被侵占。互花米草连片生长区域,被称为“绿色沙漠”。

  《庄子·杂篇·徐无鬼》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意思是,治理天下,和牧马有什么不同呢?也不过是除掉害群之马罢了。古人认为治理天下如此,那么今天在治理生态上,道理是否一样呢?一根“害群之草”,便能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东营市通过对互花米草的治理,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互花米草防治的重要区域。当地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治理专班,沿海各县(区)、市属开发区均成立本级治理专班,统筹解决全市互花米草防治问题。

  为铲除这根“害群之草”,东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精准治理,针对不同生境的互花米草,因地制宜采取刈割、刈割+翻耕、刈割+围淹等治理措施,科学确定刈割留茬高度、翻耕深度和围淹水深等技术指标,组织专业队伍分区分段同步治理。经过几年来的努力,辖区互花米草存量大幅减少,快速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治理区域生态功能逐渐恢复。其中,黄三角自然保护区内的互花米草治理工作全部完成,大大改善了底栖生物群落和鸟类栖息环境,为国际候鸟迁飞保护提供了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大幅提升了河口地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治理“害群之草”的核心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除了品种繁多的植物,黄河入海口号称“鸟类国际机场”。近两年来,他们在治理互花米草的同时,持续加大人工巢建设力度,东方白鹳人工巢达133处,繁殖198巢450只幼鸟;黑嘴鸥繁殖种群达到9132只,数量相对稳定,分布区域有所变化,近两年实施的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区,成为黑嘴鸥新的繁殖地。

  近日,东营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现场了解生态保护修复等情况。笔者站在已关井停产、还绿于景的胜利油田垦东12海油陆采平台上,看到四周浅海滩涂水波荡漾、芦苇丛生,大片盐地碱蓬就像红地毯铺展开来,天空中、水面上、泥滩上,各种鸟儿成群结队,十分壮观。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科研中心主任周立城介绍说,前两年这里遍布互花米草,是一片“绿色沙漠”。此情此景,令人欣喜,更让人切实感受到东营市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态度与决心。

  互花米草治理是一场持久战,局部区域、阶段性成果并不能代表全面胜利。接下来,还离不开探索建立长效防治机制,多措并举,用好科技力量,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实施治理全过程跟踪评估,通过久久为功的后续管护,打造水草丰茂、鱼虾游弋、群鸟翔集的生态链条和平衡系统。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