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答卷·东营 | 东营市民政局编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保障

2023-12-30 17:5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奕宁

  编者按:岁末将至,看看民生实事落实得咋样了?针对2023年东营市在社会民生领域的亮点成就,聚焦15件民生实事落实推进情况,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民生答卷·东营》专题,展现全市上下以实干写好民生答卷,绘就人民幸福底色的生动实践。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

  近年来,东营市民政局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搭建“智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织牢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为救助对象提供及时、高效、专业的救助服务,让民生兜底保障有力度、更有温度。

  一网通办 掌上办理

  “过去老百姓办低保,都要到镇上去,现在只需要在手机上申请就可以了,真是太方便了。”刘大爷高兴地说道。

  刘大爷去年查出心脏病,花去医疗费用6万余元,因家庭无经济来源,夫妻俩想申请政府救助。刘大爷的侄子小刘听说社会救助可以在线上申请,就打电话咨询了镇政府民政窗口。在民政专员的指导下,小刘根据提示用手机填写完一项项信息,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信息录入。通过民政专员受理,线上线下的核查,刘大爷的相关信息采集完成,不到两周时间,刘大爷就被纳入了低保救助范围。

  记者了解到,东营市民政局依托山东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建设的“智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了民政、教育、人社、住建、卫健、应急管理、医疗保障等部门的救助资源,及其他社会组织资源,科学规划救助流程,实现救助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门受理”。截至目前,已实现了9个救助部门、26个救助事项的“一门受理,全域通救”。

  与此同时,东营市民政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乡镇(街道)建立“一口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窗口。修改完善救助政策,推进“减证便民”行动。

  东营市民政局信息化建设负责人衣燕慧向记者介绍:“现在,困难群众通过手机扫一扫,在家即可了解各项救助政策,完成自我评估,线上申请救助后,还可以随时查询审批进度和结果。此外,我们通过线上信息推送,让群众对救助补贴政策和流程更明白、更清楚。”

  监测预警 精准救助

  “真是没想到,我们还没有向工作人员寻求救助,低保待遇就送上门来了!”领到救助金的张子东一家在高兴之余有些惊讶。不久前,家住利津县的张子东与两个儿子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经医院诊断,张子东的大儿子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瘫痪在床,小儿子脚骨折,张子东脑出血并做了开颅手术,治疗费用前后花去好几万元,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陷入困境。关键时刻,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入户核查,为其办理了临时救助,发放5000元救助金,并通过“绿色通道”为张子东及两个孩子办理了低保,为其申请“救急难”专项救助资金9000元。

  “为了帮助更多像张子东一样的困难群众,东营市民政局强化‘智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的数据分析应用,开展信息比对,打通大数据链条,实现主动救助。”衣燕慧说道,“智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以网格为载体,线上、线下补充配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元网络化联动治理体系。今年以来,通过平台监测与走访排查,已经主动发现和救助各类困难群众1171人次。

  全面核对 制度规范

  “截至目前,‘智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整合24个部门、73类救助业务数据,推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与救助联动。”东营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在核对系统建立之前,资料需要由受助群众自己提供,现在通过核对平台对申请救助对象进行大数据核查,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准确性,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大大提高。”

  据了解,东营市“智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自运行以来,较好解决了救助资源分散、救助工作交叉重复等问题,打破了部门间的救助信息壁垒,初步实现了救助资源聚合、救助信息共享、救助服务及时供给,解决了困难群众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让民生兜底保障有力度、更有温度。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