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师生赴贵州赤水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1-07-18 11:2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子钰

  “同学们,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心目中未来交通是什么模样……”,赤水七中的课堂上,支教老师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了金色的翅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内传出嘹亮的入党宣誓声;“立足自身专业,为农村公路找病因、开处方……”,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旁,一群大学生头顶烈日正在进行交通调研。

  今年暑期,由13名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师生组成的团队来到贵州省赤水市,开展“七十年长征精神心系红色赤水情,一百载同心向党共筑交通强国梦”主题社会实践。同济大学贵州赤水社会实践团队始建于纪念四渡赤水70周年之际,一代代同路人们的红色接力,一年年振兴西部的初心坚守,同济交通学子重走赤水红色长征路、扎根乡村支教事业、调研交通助力当地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延续了17年。

  沪黔携手育人筑梦,童心向党崭新篇章

  “哥哥姐姐们!再见!”支教结束的那个下午,落日余晖与赤水丹霞相互呼应,赤水七中初三学生罗晓兰和其他同学一起,站在校门外踮着脚挥手,和这些与他们共度了几天美好时光的支教老师们道别。

  今年支教的学校共有五所,分别是赤水七中、元厚小学、板桥小学、桂林小学和五星苗寨前进民族双语小学。能够与当地孩子们有更多的交流时间,支教队员们都格外兴奋。同济大学硕士生张子钰说:“我希望能在这几天的支教时间里,通过给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引导生在大山里的他们培养更加远大的理想抱负,走出大山,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孩子们求知的眼神

支教老师送给孩子们的同济大学专属明信片

  在题为“站得高,看得远”的课堂上,支教队员李瑞杰带领孩子们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孩子们分享梦想时清脆的声音和有趣的想法引来课堂上的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课程“站得高,看得远”

  作为国内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名列前茅的院系,同济交通学子们还带来了自己的专属课程——交通畅想。

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

支教老师与孩子们

支教老师与孩子们

  “在书法课上我不仅学会了握毛笔,还写了‘征程’两个字,回家我要给爷爷奶奶看。”赤水七中一名初一学生说。

书法课上学习使用毛笔

  恰逢中国民主同盟成立八十周年,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学生党委与中国民主同盟上海美联总支书法支部合作开展“童心向党”公教文化惠民活动,依托双方专业能力和教育资源,带领书法家和书法教师送教上门,与同济交通学子一起走进支教课堂,积极推动当地书法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偏远地区孩子的艺术创造力,开创沪黔携手、育人筑梦的崭新格局,让传承十七载的同路人赤水支教活动焕发全新光彩。

书法课上的笑颜

书法课上的笑颜

  上海市民盟美联书法支部主委、上海市书法协会会员吴叶舟先生带着笔墨纸砚从千里外的上海来到贵州赤水,在山野间充满书香的乡村学校里挥毫泼墨,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围绕左右,他很欣慰能够看到孩子们对传统书法产生的浓厚兴趣,并将在民盟上海美联总支书法支部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支持下将“童心向党”公教文化惠民活动继续办下去,为更多孩子打开一扇属于书法的理想之门。

  在赤水七中,赤水市教育局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还开展了座谈交流会。会上,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白玉教授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并总结了在过去几年中同济交通学子的赤水支教历程与心得体会,赤水市教育局代表也对同济学子将青春和智慧播撒在赤水的土地上表达了深切的感谢。

座谈会

  支教团队一行人还来到海拔千米之上的五星苗寨,与前进民族双语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共舞。山里交通闭塞、土地稀少,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学校里的孩子几乎都是留守儿童。虽然山里的这所学校很小,但在这里,孩子们的梦想被插上翅膀,它存在的意义无法替代。学校设立之初,仅有1名老师和6名学生,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了三个班。在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引领下,教学屏幕、体育设施、各类图书走进了苗寨,前进民族小学的教学环境在逐年改善。

赤水市前进民族双语小学

  支教团队在前进民族双语小学与孩子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与孩子们一同在苗族传统的竹笙和大鼓声中跳起竹竿舞,交谈声、欢笑声回荡在山间校园里。

让梦想从山间起飞

  “今年我们还带来了同济校友王先生捐助的6.76万元奖助学金,慈善捐助也是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希望结合同济优秀校友为孩子们的未来贡献同济人的力量。”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学生党委副书记王同宇老师在赤水七中的校园里说,“多年来已累计捐款30余万元,而且在持续增加。这些捐款都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个数字,而是我们同济大学师生对赤水这片土地十多年来的热爱与坚守。”

助学金颁奖

  “姐姐,如果您们没有人报名支教,明年是不是就没有人来啦?”2019年,同济支教团队离开赤水七中时,孩子们的问题让支教老师红了眼眶。

  今年,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师生们再一次用踏上赤水热土的行动回答了孩子们的问题。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革命初心

  遵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转折之城、会议之都,走访当地革命纪念馆是每年实践的必要环节。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实践团队重走红军长征路,瞻仰了青杠坡战斗遗址纪念碑,探访了丙安古镇,参观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

实践团队在青杠坡遗址纪念碑前

实践团队在青杠坡遗址纪念碑前

实践团队在丙安古镇

实践团队在丙安古镇

实践团队在四渡赤水纪念馆

  闷热的天气没有阻挡同学们探访圣地、缅怀先烈的脚步,他们认真聆听红色基地讲解员讲解,深入了解历史背景,接受红色教育洗礼。走访红色基地的实践活动响应了同济大学运输工程学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甘于奉献、不畏艰难,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

实践团队认真聆听讲解

  同济大学硕士一年级学生卞巍皓在参观完四渡赤水纪念馆后说:“看着纪念馆陈列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再从‘一渡赤水’到‘四渡赤水’场景展示,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而我们作为青年一代更应当不忘初心、不忘历史,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师生赤水探路,助力交通强国

  “百里十乡”农村公路安全调研同样也是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实践团队多年来立足于自身专业的坚守。今年,他们再次踏上熟悉的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着力于旅游公路及景点交通标志标线设施管理现状、路面病害情况的调研,从细微之处挖掘农村公路潜在的安全隐患,“找病因、开处方”,结合调研结果形成一份赤水市公路交通实践调研报告,为赤水当地交通的发展贡献同济智慧,彰显了同济交通学子“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的精神。

实践团队正在进行交通调研

  近年来,赤水市对旅游公路进行了重点建设,道路里程明显增多,并健全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长效机制。但由于地形限制和重型车数量较多,路面病害、标线缺失的情况常有发生。同济大学硕士一年级学生刘乐在经过交通调查和路面病害勘察后说:“道路病害的实地调查可以让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道路养护管理建议,为路面检修人员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去完成、修补与养护工作提供了参考”。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老师王同宇表示,同路人十七年初心不改,十七年砥砺前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赤水实践团队会继续走好红色“赤水路”,继续打造乡村支教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特色育人活动,并坚持助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交通状况改善。“同济交通人的走了十七年红色赤水路的意义,还在于‘见证’。我们见证了贵州农村一点一滴的变化,见证了赤水市2017年的脱贫摘帽,见证了拉开乡村振兴大幕之后的新发展道路。在未来,同济交通人也还将是红色赤水路上的见证者。”(张子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瑞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