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7 10:39:00 作者:李 岩 来源:胜利日报 我要评论
针对意见和批评,被批评者、批评者,也包括局外之人,通常都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见人们对这句名言的认同度之高,也说明大家对意见和批评有着正确的认识。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出自朱熹的《论语集注》,是他对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感悟,通俗来说就是: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提醒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这句话,于公众、集体或组织,是原则;于被批评者,是态度;于批评者,是期望。我们把它维护好、坚持好,就能给意见和批评提供一条通畅的渠道,给大家进步营造一个相互砥砺的和谐环境。
从被批评者的角度来看,人们运用这句话的道理,不光要有必要的态度,更要有必要的能力,即自我改正的能力和自我勉力的能力。“有则改之”,关键要给自己有的问题做个彻底的“手术”;“无则加勉”,不能对自己没有的问题掉以轻心,关键要经常给自己提个醒、消消毒,增强免疫力。
有的意见和批评,不是一下子就能认识清楚,也不能一下子改到位。有“有则改之”的态度,只是改正的前提和趋向,做到了反思深刻、改正彻底、巩固长久,才算给这句话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改”,就要改到“正”的位置,小改、轻改、粗改,只能“正”一时一事,很快就会回到故态。这主要是心力不到。心力到了,有河海不择细流的虚心,有闻过则喜的上进心,有连根拔起的决心,有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恒心,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正不到位呢?
要善于反省自己,反省激发动力,动力催生方法。别人提出的问题,自己为什么没有意识到?自己意识到了,为什么没有及时改正?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反省越到位,认识得越深、分析得越透、辨析得越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巩固成果的途径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别人指出的问题,身上没有是好事,可问心无愧,但不能沾沾自喜,要做到“勉”。能“勉”也不容易,我们还应在它之前加一个“免”字,既能“免”又能“勉”,才能极致圆满。
“免”是第一步,“免”什么?免除对批评者的敌意。能当面向你“开炮”的,是真朋友、好同志。虽说被揭疤很疼,挨一针有些痛,他们是真心帮你,真心希望你进步,自己要心存感激之情。也只有这样,别人以后才能无所顾虑地批评你、帮助你。
“免”是“勉”的前提。如果误解别人的诚意、真心,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意见和批评指斥为无中生有、无事生非,就会心存芥蒂,在人与人之间竖起一堵墙,同时也绊住了“勉”,堵住自己进步的路。
“勉”是第二步,“勉”什么?勉力自己洁身自律,给还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生的问题打好预防针,拉好警戒线。问题今天没有,不等于明天不会有,永远不会有。尤其是对那些传染强的问题、容易犯的问题、常被疏忽的问题,要时刻保持敏锐的辨别力和警觉性,不给它们留下任何作乱的机会。唯有此,才能常在河边走而不湿鞋,才能不辜负真朋友、好同志的真情善义。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