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3月3日讯(记者 王青青 通讯员 杨玲玲 郑春盛 )为了全面提升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胜利油田孤岛厂工艺所坚持“培训、激励、实践”三位一体的原则,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子,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营造出了互帮互助互学的良好氛围。 “现场培训”鼓励“敢问”。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分散,集中开展技能培训难度大的实际,工艺所将“培训课堂”延伸到生产过程之中,通过开展培训内容在岗位上查找、规范岗位标准化操作等培训活动,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持续强化互动式技术培训,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选派优秀技术干部外出学习,先后有5人挂职锻炼,2人通过在职研究生教育,4人参加工程硕士培训,促进了技术人员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在加强日常培训的同时,充分发挥工艺所学科门类多的优势,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互动式交叉培训,着重强化采油工艺、钻井工程等内容的学习,通过“周课堂”、“班组特色课堂”等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13期,班组技术交流5次。去年以来,先后有 6人顺利入选油田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十佳能手”竞赛;1人获得厂级“十佳能手”荣誉称号;先后有3人被评为采油厂岗位明星。
“典型选树”带动“敢争”。以点带面,发挥好典型的带动作用。是工艺所不断深化培训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工作中,他们注重突出重点,多面兼顾,通过创新丰富活动载体,不断深化技术人才管理机制,依托QC活动、青工创新创效,以及局青年技能月、科技周等活动,分组实行技术竞赛,让技术人员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提高,团队的学习力、创新力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他们还继续深化“三争一创”活动,通过岗位竞赛、班组竞赛、技术比武等形式,选拔出专业技术突出、工作业绩突出的岗位明星,带动职工自我提升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先后有21名岗位职工走上了“明星榜”,在全所范围内形成了“争当明星,赶超明星”的良好氛围。
“成果转化”激发“敢做”。工作中,本着“提高职工的技术攻关能力,也是职工实现岗位成才的有效途径”的思路,工艺所坚持不断完善在健全完善了项目组技术攻关网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五小成果”、QC攻关等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大力开展生产疑难问题、技术难题等课题研究攻关。截至目前,先后有3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奖励,17项科研项目获得局级奖励,11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其中,推广应用的“H2S产生机理及防治”、“泡沫-微球-改性羧酸盐组合调驱体系技术”、“油田结垢趋势预测及清防垢技术”、“深抽工艺配套技术”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见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