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实现首季“开门红”

2024-04-12 17:20:00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张艳秋

  大众网记者 张艳秋 通讯员 许庆勇 东营报道

  今年以来,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狠抓油水井注水补能、长停井扶停和基础管理,生产经营呈现稳健运行的良好态势。前3个月,累计生产原油48.66万吨,超计划3757吨。

  注水补能,让地层能量升上去

  林中12块剩余油较富集,但原油黏度高、平面动用程度低,水井“注不进”,油井“采不出”。2023年6月以来,滨南采油厂采油管理一区在抓好油井降黏的同时,通过增注补能、井组转注和细分注水,日增注水量80立方米,油井产能提高,林12-11井日增油5.1吨。

  “老区稳产上产,注好水、保持地层能量是关键。”该区开发主管师朱军说。地下油藏历经长期开采,地层亏空大、能量不足,需要补充新的能量,把油“赶”出来。注水就是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为此,该厂成立注水工作领导小组,分设油藏开发、工艺技术、水井作业、工程管理4个运行小组,今年以来完成水井作业76井次,同比增长2.2%,日增有效注水量1100立方米。同时,在深入开展层系梳理的基础上,加大水井投转注力度,日增注水量210立方米,累计增油302吨。加快停产、停注井治理,日增注水550立方米,日增油13吨,注采对应率稳步提升,稀油自然递减率得到有效控制。

  加快扶停,让开井数量多起来

  2月底,停产11年的郑36-1-斜5井,以峰值日产油15吨重新焕发生机。

  该井储层物性差、原油黏度高、地层出砂严重,2013年7月因为低产低效而停产。今年1月,他们通过地质、工艺、注汽、作业综合分析,通过大修重新防砂扶停,并进行工艺技术优化,使该井增油效果显著。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延长,一些油水井由于地质、低产低效和套管变形、缩径、错断等原因处于长期停产状态,不光不产油、不注水,还要折旧折耗、增加完全成本。

  长停井停着是“包袱”,盘活了就是资源。为把“包袱”变资源,该厂梳理长停井总量,对井层潜力、地层能量、工艺技术、井筒状况、地面状况、扶停效益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具有扶停潜力的油井460口、水井152口,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扶停对策。

  前3个月,该厂累计扶停油井45口,累计增油3559吨;扶停水井21口,日注水1584立方米,累计增加注水量9.6万立方米。

  强化管理,让“头疼脑热”降下来

  3月26日,采油管理 一区注采四站站长屈瑞带领员工按照计划性停井工作安排,更换LFLN15P7井的皮带和盘根,对螺栓、电机进行保养。“经过区里统计分析,判断皮带使用寿命大约为100天,等皮带断了再更换,平均用时55分钟,主动有计划性地更换,平均用时21分钟,能少停井34分钟。”屈瑞说,“所以我们在皮带用到90天的时候,主动停井更换,减少被动停井,保障采油时率。”

  该区强化“时率就是产量”意识,通过皮带盘根预见性更换、计划停井、“一井一策”管理等,使前3个月采油时率提升至99.8%。“要想多产油,开井数要多,采油时率也要高,要想方设法减少油井的‘头疼脑热’,让油井常年不休多采油。”该区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该厂建立分因素采油时率评价体系,完善23项基础管理制度,内容包括预见性更换、计划停井、工况分析、停井后有序恢复生产等,狠抓执行落实,力促油水井运行参数最优化、产量最佳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稀油躺井率得到有效控制。

初审编辑:张艳秋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