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2 14:42:00 作者: 来源:新浪汽车综合 我要评论
主持人:好,谢谢无Anup先生,接下来为我们主旨发言是来自北汽集团领导,北汽集团为我们今天的论坛进行了大力的支持,北汽集团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五代车载计算机,十二五期间,北汽集团将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持国际合作和自主发展相结合,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提出了自主创新,规模发展,建设实力北汽、规模北汽、世界北汽、和谐北汽的发展战略。那么下面我们特别请到了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夕勇先生,他将为我们做题目为以互联网思维引领产业升级,开辟汽车行业发展新动力的主题演讲,有请张总。
张夕勇: 互联网思维引领汽车产业升级
尊敬的各位领导,汽车界的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新经济转型下的中国和世界汽车产业,这确实是一件值得深思的问题。众所周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诞生了像谷歌、雅虎、facebook这样一些市值超过千亿美元的大型企业。在中国以百度、阿里巴巴、京东集团为代表的这些企业,互联网技术不仅创造了石破天惊的商业模式,也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看到苹果公司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成功嫁接,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我们也看到索尼和柯达面对数码技术的不敏感,在短短几年内走入了低谷,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互联网,成为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时代。因而我们探讨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绝不能忽略互联网的影响。事实上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早已经开始,而且这种影响正在不断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以汽车智能化为特点,越来越多的运用电子技术,把汽车变成装有四个轮子的电脑。2012年,美国网络公司谷歌把多种信息集成技术,运用到汽车上,生产出了无人驾驶汽车,把汽车电脑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个阶段,以车联网为代表,在汽车智能化的基础之上,通过无线互联网的技术应用,使汽车与外部世界进行沟通,使汽车成为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与汽车相关的增值服务也有了最大的空间,一些汽车产业甚至推出了自己的后台服务系统,有的企业在这个方面已经开始盈利了。
第三个阶段就是汽车行业与IT行业在主流业务上实现了融合的阶段,下面我就从这个方面来做一个论述。
我第一个观点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汽车将成为继手机、家用电脑,这时的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是一种消费力的产品,车主也不仅仅是车主,还是汽车上网的网民,汽车业不仅是传统制造业,对汽车产品以及汽车行业的这种认识,将深刻影响汽车行业未来得发展走向。
第二个观点未来汽车将是硬件加软件的结合体,苹果和诺基亚区别何在,答案是苹果不仅仅把手机作为一种硬件,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在手机上植入了软件的应用,而诺基亚仅仅把苹果作为一种硬件,于是苹果手机能为人民提供丰富的互联网企业。诺基亚手机却不能,最终的结果是苹果独大,诺基亚完败。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将决定企业核心价值的来源。如果我们仅仅把汽车看成一种硬件,它的核心价值来源就仅仅是汽车本身的技术溢价,产销价格差等等,如果我们把汽车视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体,会转移到服务和软件上。当前这个问题具有紧迫性,但是需要我们尽快的做出回答。因为一旦哪个汽车企业或者哪个互联网企业率先开发出了基于第五块屏幕的应用,并获得了广大车主的响应,后来者将很难再有机会翻盘。因为强烈的马太效应是互联网产业的显著特点,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是绝大多数企业成为一个个代工的工程,领先的服务提供商在价值链的顶端。
第三个观点,如果我们把汽车看成硬件加软件的结合体,我们就需要汽车行业的核心价值链,电脑商诞生出了那么多互联网的服务供应商,由此产品了巨大的价值链,也正如苹果手机,凝聚了那么多APP应用软件,开发商,造成了苹果的神话。同样的,在汽车第五块屏时代,也将造成一批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商,进而带来最大的市场价值。未来汽车是实时互联网的移动产品,这是一个高频度的刚需,因为把一个人在固定的空间里锁定一定时间,从提供服务角度来说,这是最最难得的场景,谁能够把这个过程抓住,提供车主更爽的服务,就会创造非常多的价值。要介于这种价值创造,有哪些可行的路径?
第四个观点,让千千万万软件开发商在我们平台开发软件应用,像苹果那样。互联网行业的平台概念,指的是把互联网用户的服务,用于识别的数据接口开放进去,第三方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开发非常多彩的应用,包括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入口平台,以腾讯为代表的腾讯交友的应用平台,以阿里巴巴、淘宝为代表的电商服务平台等等,与众多服务供应商软件开发商,都要通过你的平台才能向网民提供服务,你就可以向服务供应商和软件供应商收取费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平台供应商可以拿走50%的份额。
当前国内外汽车企业都推出了云计算、后台和呼叫中心、汽车导航服务,并为此推出了独立的服务品牌。汽车企业达到封闭自用的平台,而不是开放的平台,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把互联网服务与汽车产品捆绑在一起,这样做的缺点是每个汽车系统,都不能由别人实现兼容,不能吸引海外的服务商来和你一起为客户提供服务,难以实现资源的聚合效应。
从1885年第一辆汽车诞生到现在,汽车行业的技术不断更新,但整个产业的发展规律和组织模式,并没有发生颠覆性的变革。时至今日,放眼全球,汽车行业仍然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汽车行业影响越来越大,量的累计必将引发质的飞跃,这个已经不远了。
2013年美国特斯拉公司横空出世,在汽车行业里是新进入的,在最前沿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大获成功。特斯拉向传统企业示范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那就是发现用户需求,集成外部资源,快速准确的切入一个细分市场,它的成功经验与苹果如出一辙。
汽车行业的未来是什么样的?特斯拉让我们看到了冰山的一角,在移动通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大背景下,企业需要对科技、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的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这就是互联网思维,拥有这种思维能力的汽车企业才能拥有未来。IT行业、网络公司已经向汽车行业发起了挑战,微软开发了车载的Windows系统,决定成立一家像特斯拉这样的汽车企业,我们该如何招架。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十几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汽车人对汽车行业发展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我们经历了几次。第一次我们认识到了我们投入最大的制造环节,这些只是汽车行业附加值最低的一个环节,当然也是一个必须的环节,我们开始关注研发和销售。第二次我们认识到了欧美老牌汽车企业,汽车金融,汽车服务业不亚于汽车制造,我们开始进入汽车贸易行业,打造自己生产服务业。第三次我们意识到新能源汽车是制造行业的未来所在。第四次我想就是要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汽车行业的深远影响,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汽车产业和新兴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主动迎接汽车行业革命性的到来。
那么联系到北京北汽集团的发展情况,未来北汽将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开拓我们发展的新路径呢?我想必须克服我们组织的惰性,为企业植入互联网的基因,进行颠覆性的创新。今年是中国深化改革的元年,我们要用好改革的工具箱,释放改革的红利,运用产权关系的杠杆,撬动我们所需要的技术、资金、人才、业务模式、市场、网络渠道等一切资源,使之会聚成为推动北汽集团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也要用改革的手段为我们的企业注入全新的互联网基因。
我们要充分利用北京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发展自己,这在中央对北京市城市定位新增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把北京建成科技创新中心,这必将为北汽这样一个企业带来更大的新的机遇。我们要把这个有利的条件利用好、用足,发展壮大自己。我们更要重视产学研结合,使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成为北汽集团编外的研发中心。我们更要重视与央企的合作,让他们的技术成果在北汽的平台上开花结果,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更加重视该对接的的对接,北汽集团向制造型服务业转型的突破口。我们要制定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加快向网络化、智能化、人性化和服务化的转变,延伸我们的产业链,培育新的业态。我们要加快引进和培育互联网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为未来转型做好准备。
目前北汽集团已经开始行动,今年3月北汽集团先后与京东集团签约合作,这是我们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发新业务新的开始,未来还将通过新的手段引入我们需要的外部资源,与更多有实力的IT企业、互联网公司合作,我们在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将考虑新能源汽车的新的技术特点,对汽车行业传统的四大工艺进行改造,我们北汽福田公司也牵头成立了北京汽车物联网产业联盟,共同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商业车物流平台,目前已经投入使用。
第一我们已经连续五年在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我们的汽车保有量也达到了1.37亿,仅次于美国。继而,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服务水平与国际水平之间不存在代差。第三互联网的前期对本土进行深度了解,任何外资离开中国企业的支持,都很难玩转这个市场,国际互联网巨头水土不服,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进入快餐的时代,以中国汽车企业和中国汽车行业而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三十多年前,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时,汽车行业可以说是底子很薄,唯一的优势就是中国市场。在今天,我们可曾意识到,第五块屏会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与国际巨头抗衡新的筹码吗?
各位同仁朋友们,今年汽车行业已经诞生了128年,这个传统产业将在新技术与新思维的改造下,进入一个脱胎换骨新的新时代。这或许是中国汽车行业实现由大到长的梦想又一个历史的机遇,让我们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探出一条新的路径,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张总的演讲,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来宾,论坛还要进行,接下来我们休息10分钟,10分钟之后请大家回到现场,接下来我们董扬秘书长将会和今天到场汽车业界各位尊贵的嘉宾一起展开互动讨论的环节,也希望在一会儿讨论过程当中,可以和现场的朋友共同参与,好10分钟之后,请大家回到现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