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差价 四大豪华品牌国内外车价调查

2013-08-28 13:39:00    作者:   来源:中国汽车消费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国内外市场 到岸价格 差价 进口车价格 Coupe
[提要]关税=到岸价格×25%;消费税=到岸价格/(1-消费税率)×消费税率;增值税=(到岸价格+关税+消费税)×17%。排量 进口关税 消费税 增值税 车型 海外售价(美元) 折合人民币(1:6.13) 国内售价(万元)

  “中国车价堪称全球最贵。”这一句话让国内许多消费者觉得自己貌似一直被宰了。一款车型在国内外销售时存在差价这是一直被认为是常态的事情,可是深入调查你会惊讶的发现,国内售价确实高且高的离谱,大多数进口车售价是国外车型的3—4倍,部分差价甚至达到了百万。让人心惊的数字!近日,随着人民网、央视等权威媒体对国际差价问题的披露,以及各家媒体的渐进式报道,有人指出高税率是推高进口车价的罪魁祸首。但果真如此吗?为此,小编也调查了国内外在售的一些豪华车型的市场价格,看看让我们心生爱慕却因高价而无法拥有的车型到底涨了多少。

  ■ 税费知多少

  提到进口车价格虚高首先被归罪的是国内的高强度关税。根据我国税率要求,进口汽车需要缴纳三种税,即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关税=到岸价格×25%;消费税=到岸价格/(1-消费税率)×消费税率;增值税=(到岸价格+关税+消费税)×17%。同时,根据车型及排量的不同收取消费税以及增值税是不同的。

进口汽车税率表
排量 进口关税 消费税 增值税
1.0L(含1.0L)以下 25% 1% 17%
1.0L以上—1.5L(含1.5L) 25% 3% 17%
1.5L以上—2.0L(含2.0L) 25% 5% 17%
2.0L以上—2.5L(含2.5L) 25% 9% 17%
2.5L以上—3.0L(含3.0L) 25% 12% 17%
3.5L以上—4.0L(含4.0L) 25% 25% 17%
4.0L以上 25% 40% 17%

  目前国内进口车的价格除利润以外主要由5部分构成,即:到岸价格(国外裸车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和经销商费用(包括车辆运输费用、报商检的费用、集港仓储费用、许可证费用、经销商利润等)。简单来说,一般的进口车价格=到岸价×(1+关税税率+消费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经销商费用。下面我们也是根据公式简单计算出相关车型在国内的应标售价,再对比现价,得出差价值。

  ■ 奥迪

  奥迪在国内市场深受欢迎,从官车到私家车数不胜数。是否也是这样的高销量和高知名度助涨了奥迪在价格差这一战役上的气焰?从整理得来的数据显示,奥迪的最高差价达到了192万多。

奥迪产品国内外市场售价对比
车型 海外售价(美元) 折合人民币(1:6.13) 国内售价(万元)
奥迪A4 35TFSI 3.15 19.31 30.98
奥迪A5 40TFSI 3.6 22.10 52.5
2012 奥迪A6 TFSI 4.51 27.65 40.98
奥迪A8L 45TFSI 7.45 45.67 93.1
国产 奥迪Q5 40 TFSI 3.72 22.80 38.36
奥迪Q7 40 TFSI 4.35 26.67 111.18
2013 奥迪R8 5.2FSI 11.42 70.00 262.8
奥迪S5 3.0T Coupe 5.24 32.12 75.8
奥迪S6 4.0TFSI 7.59 46.53 105.8
奥迪S8 4.0TFSI quATtro 9.62 58.97 198.3
奥迪TT Coupe 45TFSI 3.52 21.58 54.6
奥迪TTS Coupe 2.0TFSI 4.59 28.14 66.2

  代表车型:奥迪Q7 40 TFSI

奥迪Q7 40 TFSI

  车型概述:2006年进入国内的奥迪Q7是奥迪旗下首款SUV,自打进入国内后它与宝马X5、奔驰M级等重量级车型同台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奥迪也在不断的对Q7进行调整升级。2014款奥迪Q7已在今年4月中旬面市,新车在外观、配置进行了多项提升,并在原基础上升级并扩充了产品线,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价格上也有小幅度的上涨。

  加价情况:海外市场售价为4.3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26.67万元。那么,根据上述公式带入相关数据可得,税后价格约为42.75万,实际国内售价为111.18万,相差68.43万,相当于花了两辆车的钱却只买了一辆车。

  点评分析:奥迪一直活跃在中国的官场、企业以及平民百姓中,对于奥迪,国人有一种近乎执着的态度。奥迪之于我们也似乎并不存在着加价的问题,加价并没有给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相反,在许喜爱奥迪的人心中,奥迪似乎就应该贵。作为旁观者,作为对奥迪不感冒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奥迪真的贵的无法直视。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曹守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