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开启新征程

2013-09-13 10:18:00    作者:   来源:东营汽车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文化之旅 宝轩 临川文化 龙虎山天师府 文化学者
[提要] 今天,伴随着雄健有力的“永新盾牌舞”展演,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正式从“西江第一楼”——江西滕王阁启程,拉开了BMW连续第七年探访中华文化瑰宝的序幕。

   今天,伴随着雄健有力的“永新盾牌舞”展演,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正式从“西江第一楼”——江西滕王阁启程,拉开了BMW连续第七年探访中华文化瑰宝的序幕。围绕“物华灵秀,古今相承的精神家园”这一主题,今年的文化之旅将深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大地,仰瞻江右人文,寻访瓷都古镇,赏鉴百工奇技,传颂华夏风雅神韵。同时,BMW还将对江西省亟待保护的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予以总计100万元的捐助,继续助力传统文化保护。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能宪先生、江西省文化厅厅长郜海镭先生、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财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雷小阳先生,华晨宝马南区总监刘智先生共同出席了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发车暨捐赠仪式。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财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雷小阳先生在发车仪式上表示:“这不仅是一条文化保护之旅,更是一条挖掘传承之悦、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合的旅程。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BMW中国文化之旅吸引了来自BMW员工、经销商、车主、文化专家、媒体、社会公众等多方力量的参与,并为所有喜爱传统文化的参与者提供了绝佳的人文体验。BMW非常荣幸能够通过如此有意义的一个项目来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保护,这也让我们对古老的东方智慧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双线并进,织就多彩文化画卷

  江西拥有着悠久璀璨的传统文化,并且是华夏明贤的荟萃之地,历代名家巨擘、贤才大德辈出。自9月10日至14日,由30余辆BMW组成的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南北两线车队将分别沿着“物华“、”灵秀“两条线路,前往九江、景德镇、宜春、抚州、吉安等九市(州),对当地非常具有代表性的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访,全部行程预计将达1300多公里。

  从“千年瓷都”景德镇,到“中国最美乡村”婺源,赣西北的能工巧匠们以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缔造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个高峰;而在赣中南的红土大地上,樟树中医药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道家文化等多元文化现象和谐共生、千年传承不辍,江西的大师巨匠们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巨大的传统文化宝库。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振兴当代江西文化的资源宝库。在此次发车仪式上,BMW就对“永新盾牌舞”、“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金星砚制作技艺”、“青阳腔”、“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婺源纸伞制作技艺”等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捐助。除了深入探访和持续捐助之外,BMW还将在白鹿洞书院、樟树三皇宫、景德镇古窑厂和龙虎山天师府举办四场各具特色的文化论坛,诚邀中华文化传播者梁冬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际教官江东先生等文化学者、“非遗”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道。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能宪先生表示:“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BMW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起‘BMW中国文化之旅’,一方面体现了BMW的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为全面实践‘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原则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典范。我们对BMW这种热心社会公益,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行为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未来,我们也期待着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共同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驶离滕王阁广场后,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南北两线车队将分别前往星子、樟树两地,对“金星砚制作技艺”、“樟树中药材炮制技艺”等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探访。公众也可以通过文化之旅官方微信(BMWChinaCJ)、

  关于东营宜宝轩:

  作为山东省东营市唯一一家BMW授权经销商,东营宜宝轩宝马4S店自2011年开业以来便以有口皆碑的服务屡受好评。东营宜宝轩一直坚持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不断致力于BMW在客户关怀服务上的创新举措,始终以BMW的卓越水准作为衡量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各项服务水平。东营宜宝轩秉承“诚信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坚持“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宗旨,为广大BMW车主及爱好者提供全球标准化的BMW专业服务。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曹守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