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走向市场 将如何破解瓶颈

2014-05-08 14:31:00    作者:   来源:东营汽车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市场推广 电表改装 电网 首发车
[提要]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第十三届北京国际车展上,共有全球和亚洲首发车118辆,其中新能源首发车79辆,占比超过六成。目前,新能源汽车售价总体仍然偏高,虽然能够享受国家发放的补贴,但前期购车成本相对较高,给购车者带来了一定压力。

  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第十三届北京国际车展上,共有全球和亚洲首发车118辆,其中新能源首发车79辆,占比超过六成。然而,之前一直被视为此次车展最大亮点的新能源汽车,却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多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一直呈现出雷声大、雨点小,政策热、消费冷的状况。主要原因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可能给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一些变数。

  首先,核心技术方面还缺乏竞争力,关键技术瓶颈凸显。从长远来看,新能源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目前受制于电池技术、充电桩或氢的存储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真正的产业化。

  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得以大规模应用的必要前提。目前,基础设施成本高、收益低,成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未来,即使充电建设规模扩大和设备成本下降有望减少建设成本,但对基础设施建设方来说,仍面临不小的挑战。电动汽车在快速充电模式下对电网能力要求较高,如何对现有电网全面改造以充分适应大规模的用电量,也是将来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另外,充电网络的建设还涉及转换装置装配、居民电表改装等一系列的技术和社会难题。

  价格普遍偏高,市场推广有一定难度。目前,新能源汽车售价总体仍然偏高,虽然能够享受国家发放的补贴,但前期购车成本相对较高,给购车者带来了一定压力。新能源汽车价格高昂的因素主要有3点:一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成熟;二是生产批量较小,生产成本无法摊销;三是新能源汽车作为新进入市场的产品,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作铺垫,如建设大量的加氢站、充电站,同时需要大量的维修人员和服务网点。这些因素导致了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较高,被市场接受的程度相对较低。市场上关注新能源车的消费者与日俱增,但实际购买者却寥寥,可谓“叫好容易叫卖难”。这是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我国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大的顾虑。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刘亚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