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水务改革 东营市水务系统提供坚实的水支撑保障

2025-08-08 18:09: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欣

  大众网记者 唐梦琳 李欣 东营报道

  8月8日,东营市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市水务局专场。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胥高远,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市水务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赵琦,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科科长、四级调研员梅仲河,市水务局农村水利科科长王晓磊,市水务局运行管理科科长田光临共同介绍水务“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问题。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水务系统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水务改革为动力,建立健全水务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紧盯“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加力提效,聚焦重点求质效,聚焦难点求突破,聚焦亮点求一流,推动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为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水支撑保障。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水务发展“澎湃动能”

  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为水务高质量发展贡献“东营方案”“东营智慧”。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等多个方面改革经验做法被水利部推介。路庄灌区全国首批数字孪生灌区建设等多个国家试点年内将迎接水利部验收。将2025年作为全市水务系统“改革攻坚年”,实施“水务改革攻坚行动”,力求“谋改革”有思路有办法、“抓改革”有实招有硬招、“促改革”有成效有亮点。围绕涉水重点,确定了9项重点改革目标任务,正在加力推进深化水务投融资改革、深化水旱灾害事件指挥调度机制改革、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水资源集约利用机制改革、深化水权市场化交易机制改革、深化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改革、深化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深化高效办成“涉水审批一件事”改革、深化地热利用取水管理机制改革,全力解决制约水务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赋能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重大项目”,夯实持久发展“基础支撑”

  抓住用好山东省成为黄河流域唯一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紧盯东营市水务领域现实迫切所需,紧密结合上级政策支持方向和重点,用心用力抓重大水务项目谋划。2025年及“十五五”期间,加快构建全市供水保障、防洪减灾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三大体系,重点推进沿海防潮体系建设工程、中心城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城市水源保障工程、水环境提升工程、灌区节水和非常规水利用工程、智慧水务提升工程在内的六大类工程,谋划实施重点水务项目111个,总投资322亿元。2025年,全市实施35个现代水网重点项目,总投资1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28亿元,其中纳入全省水利建设项目清单30项、年度计划投资22亿元。全面强化手续、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快重点水务项目推进进度。1-7月份,累计完成投资12.2亿元,其中纳入全省水利建设项目清单项目完成投资11.1亿元。广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年度投资的75%;武家大沟王岗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形象进度达72%,实现过流运行;黄河路水系连通及泵站建设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中心城防潮堤改造提升工程、中心城再生水利用工程完成立项;黄河以北海堤建设工程等61个项目已纳入省“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储备项目;黄河三角洲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作为国家第一批“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遴选项目,已通过省水利厅、淮委审核并报水利部终审;麻湾灌区作为储备项目,已纳入国家水利气象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抢抓山东省作为专项债券“自审自发”试点、超长期国债资金等多重政策利好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1-7月,共争取到位各项资金24.57亿元。

  构建“安全防线”,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充分发挥全市防汛抗旱牵头抓总职能,汛前快速行动,对责任制落实、隐患排查、预案修订、抢险队伍、物资储备、培训演练、防汛宣传等重点工作,提前安排部署。全面细化市防指23个成员单位和11个承担防汛任务单位的防汛职责。组织单位自查、行业检查和防指综合检查,累计排查整改防汛问题隐患1589个。完善市水务局县处级领导包保制度,先后开展10次防汛包保督导检查。修订印发《东营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完成31条行洪河道洪水防御方案、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及16座大中型水库度汛方案修编。制定印发《东营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联排联调工作方案(试行)》,健全城区水系、排水管网与河道、湿地等联排联调运行管理机制。汛前组织完成雨水管渠、行泄通道清淤255公里,清掏雨水口6.7万个,安装窨井盖防坠落装置1.39万个,排查中心城区河道水系直排入河口400余处,检修城市雨水泵站97座。在城区泵站、河道、水系等重点部位,增设监控点28处。储备袋类、土工布等防汛抗旱物资设备142类245万余件,向中心城区113个小区发放防汛编织袋8.856万条。举办全市防汛减灾培训班,开展城市、内河和黄河防洪、防台风等方面抢险综合应急演练23场次。会同市应急、住建、农业农村部门编制《东营市城乡防汛排涝设施“拉网排查”行动实施方案》,组织认真执行“三查、三看、三问”联动机制,扎实开展“六大行动”,排查发现整改问题隐患311处。紧盯“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严格落实省防指《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机制》,加强协同配合,抓细抓实预警发布、指挥调度、巡查防守、抢险救援、值班值守等各环节工作,统筹河道、城市水系和泵站水位调度管理,在全市18处城区易涝点及41处其他易涝点提前预置59台套大型防汛抢险装备,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4次、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1次,严密防范、有效应对入汛8次强降雨过程。7月20日6时至23日11时,全市平均降水量达93.1毫米,位列全省第5位。7月23日6时至24日6时,东营市区平均降水量达46.7毫米,位列全省同时段县(市、区)降水量第1位。强降雨过后,开展全面复盘,针对薄弱环节,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推进“节水控水”,完善东营发展“用水保障”

  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科学制定各县区、功能区年度“双控”目标,强化取用水规范化管理,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2024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25.34立方米、11.91立方米,较2020年分别下降23.56%、19.41%,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目标。研究制定《东营市2025年节约用水工作要点及深度节水控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会同各行业节水部门狠抓落实。大力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水平,全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60.79%。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达到6个,实现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全覆盖。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2024-2025调度年内,共调引黄河水8.15亿立方米、长江水1.22亿立方米、生态水0.58亿立方米、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用水0.71亿立方米。

  深化“河湖治理”,推动河湖生态“提档升级”

  全面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责任体系,配备市县乡村四级河长960名。1-7月份,四级河长累计巡河2.56万次。在全国率先探索并深化“河湖长+生态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四长联动法治护河机制,成功入选全国52个河湖长制典型案例。在全省率先探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河湖管护治理的意见》,全环节推动县乡村三级河长规范履职,提升基层河湖治管能力,获得水利部肯定。大力推进数字河湖建设,开发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与巡河APP平台,运用无人机航拍、河湖监控等一体化监控手段,实现河湖全方位、立体化管理。严格水域岸线管控,持续强力开展“清四乱”,全市河湖问题实现动态清零。2025年1月,淄河成功入选全省25个省级效益河湖标杆。东营市共建成省级幸福河湖36条段。丰收河、织女河、沾利河(河口区段)入围2025年省级幸福河湖创建名单,成功争取省级资金支持824万元,位列全省市级层面第一。7月18日,发布第6号市总河长令《关于以“万村千河”行动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通知》,明确了5个方面25条措施,到2030年全市计划累计建成省级幸福河湖不少于50条(段),惠及村庄、社区800个以上。

  实施“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环境“宜居水平”

  巩固提升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成效,1-7月份,排查广利河、溢洪河等重点区域地下管网300余公里,对发现的混接错接、破损渗漏问题立行立改。开工实施了垦利区排水管网及综合管廊建设、利津县城市排水防涝整治提升等一批排水领域工程项目。外出学习了先进城市再生水利用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实施总设计规模8万方/天的3处城市再生水利用工程,进一步拓宽城市再生水用途。今年以来,全市3个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领域“两重”建设2025年安排项目清单,均来自水务领域,争取到位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33亿元。截至2024年底,全市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总数达到1096个,治理完成率为65.2%,稳居全省前列。今年,计划新增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村庄77个,截至7月底,已完工27个。广饶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功纳入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项目实施库,有效解决32个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来源问题。全市城市(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农村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

  坚持“人民至上”,厚植民生水务“亮丽底色”

  全市建成覆盖1780个行政村、受益人口119万人的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网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集中供水率、农村规模化供水率、城乡供水一体化率、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供水保证率达到98%以上,农村深度处理工艺供水覆盖率达71.5%,实现“有水喝”向“喝好水”提档升级,农村供水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2025年计划维修改造农村供水管网400公里,截至7月底已完成210公里。深入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管理,麻湾灌区广饶片区、宫家灌区、五七灌区建设任务全部完成,累计改善灌溉面积51.6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1059万立方米。今年春灌期间,全市18处大中型灌区累计引水3.9亿方,灌溉农田263万亩,东营区、河口区、利津县“偏高远”老大难地块实现送水到田,市属灌区实现春灌期间“零投诉”。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