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
我国新版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从8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腕管综合征,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鼠标手”,首次作为职业病正式被纳入国家的法定目录当中。
数据显示,“鼠标手”这种“数字时代工伤”,在我国视频终端工作者中患病率达12%-15%。什么是“鼠标手”?哪类人群易得“鼠标手”的?如何预防?8月8日,大众网记者就此采访了东营市人民医院手足外科主任孙同新。
什么是“鼠标手”?孙同新解释,“鼠标手”又称为腕管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遭到挤压而引起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长时间过度使用手腕,如持续点击鼠标、打字等,导致腕管内的压力增加,正中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引发症状。另外,腕部的骨折、脱位、占位性病变等也可能导致腕管的容积减小,压迫正中神经。主要表现为手腕部疼痛或手指麻木。
那么“鼠标手”的发生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孙同新告诉记者:“一方面是腕部长期过度使用。长时间使用鼠标,手腕需不断重复伸展、弯曲、旋转等动作,使腕部的肌腱与腕横韧带之间反复摩擦。另一方面,频繁点击鼠标按键,会增加手部肌肉和关节的负担,使手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肌肉疲劳和损伤,进一步影响腕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其次,腕管内压力增高,腕管是一个由腕骨和腕横韧带围成的狭窄通道,正中神经从中通过。当手腕处于屈腕或伸腕的姿势时,腕管内的压力会明显升高。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腕管内的组织可能会出现退变、增生等变化,如腕骨骨质增生、韧带增厚等,也会导致腕管容积减小,压力升高,增加正中神经受压的风险。此外,全身性疾病等其他因素也会导致‘鼠标手’发生。”
孙同新表示,一些长期使用电脑办公的人群和需要频繁使用手腕进行重复性动作的职业人群容易患上“鼠标手”。
对于如何预防“鼠标手”,孙同新也给出建议:“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手部姿势,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尽量使手腕与桌面保持水平,肘部自然弯曲呈90度。同时,要控制使用鼠标的时间,定时休息,活动手腕和手指。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手部和腕部锻炼,如握拳、伸展手指、旋转手腕等。”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