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4 09:32: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要评论
在降息的大背景下,继续固守在银行定期存款单一领域,可能会使资产越理越少,专业理财师认为,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以尝试将资金买入银行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获得更高收益。降息通道下,如果还有“懒人”不愿花费些心思做理财,而是将钱随意放在银行做定期存款,也不关注银行利率变化和各行之间的差异,或许有一天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是“活雷锋”:用自己的钱来补贴银行。据了解,目前银行推出的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或可成为定期存款2.0版本,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
去年互联网理财市场热闹非凡,银行理财也不甘寂寞。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稳步增长,累计发行规模估计为100.5万亿元,但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羞答答”的老问题依然存在。去年,共有347家商业银行发行了79051款理财产品,累计发行规模估计为100.5万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9.11%和78.1%,延续了往年的高增长态势。而在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方面,纳入排名的145家银行中有超过一半的银行均披露了产品运行信息,但是仍然有71家银行在2014年没有对其运行期内的任何产品披露运行公告。
进入3月中旬,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呈现下降趋势,预期收益率超过6%的银行理财产品在市场上近乎绝迹。市场专业人士认为,整体来看,春节后央行降息对银行理财市场未产生明显冲击。上周短期产品收益率继续下跌,进入本周超过6%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十分罕见。专家认为,随着降息影响逐渐显现,在流动性宽松的大环境中,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会有太好表现。短期产品收益率势必继续下行,建议投资者适当重点关注半年以上期限的产品。
近期,不少投资者发现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其实,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在开年时银行就已有判断。首先,资金面宽松,季末、月末银行没那么“缺钱”;其次,央行降息势必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产生影响,下降是必然趋势;最后,近期国务院批准1万亿元地方债务置换额度,银行少了高收益率的投资项目,理财产品收益率随之受到负面影响。因此,从二季度开始,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下滑是可预见的。
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银行理财产品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5.22%,较上周下跌0.02个百分点。短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有较大跌幅,其中15天至1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周均收益率跌幅最大,较上周下跌0.31个百分点。从收益率分布来看,各期限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产品分别来自平安银行、交通银行、广发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和光大银行。中短期高预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多属非保本浮动收益型,长期限高收益率的产品正好相反。其中,交通银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以9.2%的预期收益率夺得了1至3个月期限第一的位置,而广发银行发行的一款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以10%的预期收益率居3至6个月期限产品的首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