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红梅》迎春 《中国珍邮》现身东营

2015-04-16 10:40: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红梅 1980年 笔韵 忧民意识 中国当代
[提要]1980年,为纪念齐白石老人卓越的艺术成就和齐白石作品天然恬淡的艺术风格,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十六枚《齐白石作品选》邮票和一枚小型张。2015年,是《齐白石作品选》发行35周年,全国集邮界都以不同的形式举办纪念活动,中国邮政特地推出《中国珍邮——齐白石》纪念珍藏册向大师致敬。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中国邮政为纪念《齐白石作品选》发行35周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于4月24日下午2点30分在东营市东城蓝海大酒店五洲厅举办,齐白石好友徐悲鸿收藏的价值超千万的齐白石真迹《红梅》、《白菜鹌鹑》也将同期展示。据悉本次活动还邀请到了巨匠之后——齐白石嫡曾孙齐昆山(曾孙辈唯一男丁)现场作画赠画;齐派著名书法家张石奇现场书法,张石奇先生书法作品《笑傲苍穹》被选搭载神州八号飞船遨游太空。
  本此展览还特别展销齐白石三位曾孙女一起完成的作品《齐氏丹青.福禄寿喜四条屏》真迹、该作品也加盖了齐白石纪念馆馆藏了57年的齐白石印章。可谓欣赏价值、收藏价值颇高。
  1980年,为纪念齐白石老人卓越的艺术成就和齐白石作品天然恬淡的艺术风格,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十六枚《齐白石作品选》邮票和一枚小型张。这套邮票原图完美表现了齐白石高绝的艺术表现力,设计大胆,邮票发行当年即获全国优秀邮票奖,也是中国第一个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邮票。
  2015年,是《齐白石作品选》发行35周年,全国集邮界都以不同的形式举办纪念活动,中国邮政特地推出《中国珍邮——齐白石》纪念珍藏册向大师致敬。这套纪念邮册全国限量发售,包含88克纯金和150克纯银《中国珍邮-齐白石》两种,每种均有配珍贵邮册。这部珍藏版邮册由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大师范曾亲笔题写“中国珍邮-齐白石”并作序,原邮电部邮票总设计师、《齐白石作品选》邮票的设计者邵柏林先生会同中国著名邮票设计家阎炳武、呼振源、史渊、李庆发联袂设计了纪念封等邮票、邮品,内容非常丰富。

  这将是东营近年举办的高规格、高水品的艺术展,将成为东营春天的一大文化盛事。届时,东营的艺术收藏爱好者和普通市民可以去现场参观。
  齐白石藏品热度高涨,两幅真迹亮相东营
  齐白石被世界艺术界公认为与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齐名的近现代艺术家,他的作品一再创下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纪录。在2014年发布的《胡润最畅销中国艺术家》榜单上,齐白石以20.3亿元总成交额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四,2012年共有1637幅作品成交。这个榜单是以100位中国在世和已故的“国宝”艺术家按照2012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的排名,由此可以看出齐白石的艺术地位和影响力。
  梅花既是岁寒三友之一,又是中国花卉四君子之一。近现代画家中,齐白石对于梅花的热爱在其许多画作中均有所显现。齐白石的梅花不仅承继了文人画雄强高雅的笔墨意趣,而且巧妙汲取了民间画师注重吉祥表现的绘画特点,创作出许多雅俗共赏的梅花杰作。1952年,齐白石九十二岁时还赠送给毛主席一副惬意之作《梅花茶具图》,颇显其独运的匠心。此次将要展出的齐白石真迹《红梅》,以红梅盛开,迎接新春到来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齐白石曾自谓“余二十岁后喜画人物,将三十喜画美人,三十后喜画山水,四十后喜画花鸟草虫。或一年之中喜画梅,凡四幅不离梅花;或一年之中喜画牡丹,凡四幅不离牡丹”。中晚年还在湖南故乡建造了住房一所,取名“百梅书屋”,庭院内外,遍植梅花,可见白石翁对梅花情有独钟。此《红梅》为赠国民政府时任参谋总长的顾祝同,画中红梅盘龙虬曲,朱砂点点,苍辣而不失清润,潇洒而别具笔韵。仅此一幅,亦足称名家矣。
  另一幅齐白石真迹作品《白菜鹌鹑》,以传统笔墨写现代精神,笔下之蔬果家禽、草虫鱼虾,皆具鲜明之民性。此幅清新之作,以浓墨画青菜构成画面中心,用淡墨写鹌鹑为衬托,上方复以红色点成天竺子, 或为画眼。画面浓淡相宜,对比和谐。而流畅潇洒之长款,录即兴七绝一首,写尽世道的不公与浮生的乱象,既赋予画面以象征内涵,更寄托画家之忧民意识和家国情怀。
  巨匠之后——齐白石嫡曾孙齐昆山现场赠画,名画家张石奇现场签售

  中国邮政东营集邮公司为纪念《齐白石作品选》发行35周年暨齐白石作品真迹展将于4月24日举办,本次活动同时也是东营邮政客户新春答谢会。答谢会还将专门邀请了巨匠之后——著名画家齐白石嫡曾孙齐昆山现场赠画,以及著名画家张石奇到现场助阵,将为东营市民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盛宴。感兴趣的东营市民可以届时亲临现场感受艺术魅力带来的视觉冲击。
  咨询电话:8235898 8229116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