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中行优汇通业务违规 中行否认洗黑钱

2014-07-11 15:57:00    作者:苏曼丽   来源:新京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中行 洗黑钱 业务风险 业务系统 央视
[提要]中行回应予以否认,中行称,报道中提及的“洗黑钱”和“地下钱庄”情况与事实不符,且“优汇通”业务也已向监管部门报备。”  按照我国外汇管理规定,每人每年最多只能换汇5万美元,而中国银行通过广东分行的一个“优汇通”业务突破了这一规定。

  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被爆“洗黑钱”。昨天,央视报道中国银行“优汇通”业务涉“洗黑钱”和做类似地下钱庄业务。中行回应予以否认,中行称,报道中提及的“洗黑钱”和“地下钱庄”情况与事实不符,且“优汇通”业务也已向监管部门报备。

  被爆“钱多黑都能洗白”

  央视报道中,记者在暗访中行某支行工作人员时,对方表示“我们不管您的钱从哪来,怎么来的,都可以帮您弄出去。”该工作人员称,“别管您的钱有多黑,多见不得光,银行都有办法给你洗白,并且安全地弄到国外。”

  按照我国外汇管理规定,每人每年最多只能换汇5万美元,而中国银行通过广东分行的一个“优汇通”业务突破了这一规定。据称,通过该业务人民币先转到广东分行,然后换汇,可通过移民中介合作流向国外。

  具体做法是,中行把人民币先汇到国外,再由中行的国外分支机构兑换成外币。利用中行海外分支机构兑换外币就是为了避开国家对外汇的管制,这样就可以想兑换多少外币兑换多少。中行相关人士在暗访中称,这项业务其实并不符合国家相关外汇管理的规定。

  中行称业务已进行报备

  中行是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被爆可能洗黑钱直接影响其股价。昨天。中行A股和H股分别下跌0.78%和2.8%。但中行官方回应称,优汇通业务已经向监管部门汇报,且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业务操作流程。

  中行昨天表示,媒体对“优汇通”业务进行的报道,与事实有出入、理解上有偏差。该业务“在符合监管原则的前提下,先行先试,于2011年试点推出人民币跨境转账业务,仅限投资移民和海外购房置业两种用途。截至目前,广东地区已有多家商业银行试点开办此类业务。”记者昨天就此问题咨询央行,至截稿时央行还未给出回应。

  对于被质疑“洗黑钱”的说法,中行予以否认,并表示,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中行有关分行按照有关监管规定和反洗钱等要求,制定了严格的业务操作流程,对资金用途证明材料和资金来源证明材料有统一和明确的办理标准,业务办法和操作流程均已事先报备。办理时对业务材料进行逐笔审核,且每笔业务均输入监管业务系统,较好防范了业务风险。报道中提及的“地下钱庄”和“洗黑钱”情况与事实不符。

  ■ 相关

  平安证券被指反洗钱不力 遭罚600万

  新京报讯 (记者 李蕾) 香港证监会7月9日发布声明称,中国平安旗下香港业务分支—中国平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因犯有严重内部监控缺失及其他事项,对其作出谴责及罚款600万港元。

  香港证监会称,通过调查发现,在2010年8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期间,平安证券香港没有执行多项关于防止洗黑钱的内控规定。包括没有制定防止洗黑钱活动的内部监控程序;没有主动辨识和及时向证监会及联合财富情报组举报可疑交易;也没有为员工提供防止洗黑钱培训。

  香港证监会举例称,尽管有多项明显的预警迹象,但平安没有识别及跟进其客户于2010年10月至11月期间进行的一连串可疑交易。有关举报并未按规定及时作出。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