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期货:股指下跌空间有限

2015-03-10 09:30:00    作者:   来源:广发期货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股指 资金面 杠杆化 下跌空间 央行
[提要]股指:本周市场再次面临资金分流压力,同时技术面上,5日线和10日线出现拐头向下,MACD红柱变短,股指短期回调风险值得警惕。总的来看,我们认为股指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未来有望经过宽幅震荡后重回上行通道。

  股指:本周市场再次面临资金分流压力,同时技术面上,5日线和10日线出现拐头向下,MACD红柱变短,股指短期回调风险值得警惕。关注本周公布的经济数据,在货币政策连续宽松、财政政策加快发力的背景下,宏观经济面有可能已经渡过了最坏的阶段。流动性方面,预计央行还会继续采取宽松措施来缓解资金面紧张的局面。因此,总的来看,我们认为股指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未来有望经过宽幅震荡后重回上行通道。操作上建议前期低位多单可继续持有,IF1503关注支撑3470点。
  宏观及政策分析
  数据方面,海关总署3月8日公布,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7万亿元,增长11.3%。其中,出口1.04万亿元,增长48.9%;进口6661亿元,下降20.1%;贸易顺差3705亿元,去年同期贸易逆差1373亿元。2015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其中,出口2.26万亿元,增长15.3%;进口1.53万亿元,下降19.9%;贸易顺差7374亿元,扩大11.6倍。贸易顺差再创新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资本外流的压力。2月出口增速创近几年来的新高,数据出现大幅波动除了同比基数的影响外,外围经济好转以及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亦或是出口回升的主要原因,未来出口有望保持稳定。但是2月份进口增速连续四个月下滑,且下滑幅度逐月扩大,考虑到内需总体较为低迷,短期推动经济增长的动能不足,未来进口仍有较大的下滑的压力。
  流动性方面,上周央行二次降息后,继续采取逆回购利率下调的措施,同时向市场释放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但是由于央行在公开市场上逆回购的投放量没有加大,上周公开市场净回笼1450亿元,最终这一操作并没有缓解近期资金面紧张的局面。从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面来看,流动性仍延续节后的紧平衡态势,改善迹象不明显。考虑到目前国内经济通缩压力较大,外汇占款持续下降仍将继续影响资金面,本周新一轮新股申购冻结资金规模预计或达3万亿元,因此流动性再次面临巨大压力,未来二次降准或可期。
  政策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了2015年的主要政策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增长6%左右,我们认为这些目标基本符合预期。今年货币政策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工作报告中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同时特意强调了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其中包括降准、降息,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已经逐步走向宽松。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记者会上表示,在新常态下,要稳步去杠杆化,但又不能造成经济的断崖式下跌。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必须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
  投资逻辑与观点
  上周股指单边下跌逾2%,一方面,降息和两会并没有给市场带来更多做多热情,另一方面,前期获利盘回吐以及新股发行加速一齐加大了市场调整的压力。本周二新一轮新股申购开始启动,其中周三有10只、周四有11只新股申购,市场再次面临资金分流压力。技术面上,5日线和10日线出现拐头向下,MACD红柱变短,股指短期回调风险值得警惕。
  但是,我们认为股指中期上涨的趋势仍未改变,在货币政策连续宽松、财政政策加快发力的背景下,宏观经济面有可能已经渡过了最坏的阶段,本周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或可对此进行验证。另外,今年以来,尽管央行采取了多种手段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但资金面紧张的情绪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缓解。本周公开市场面临1130亿元逆回购到期,并且还有新股申购影响,预计央行还会继续采取宽松措施来缓解资金面紧张的局面。因此,总的来看,我们认为股指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未来有望经过宽幅震荡后重回上行通道。
  投资策略
  本周市场再次面临资金分流压力,同时技术面上,5日线和10日线出现拐头向下,MACD红柱变短,股指短期回调风险值得警惕。关注本周公布的经济数据,在货币政策连续宽松、财政政策加快发力的背景下,宏观经济面有可能已经渡过了最坏的阶段。流动性方面,预计央行还会继续采取宽松措施来缓解资金面紧张的局面。因此,总的来看,我们认为股指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未来有望经过宽幅震荡后重回上行通道。操作上建议前期低位多单可继续持有,IF1503关注支撑3470点。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