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2月最高结算利率7% 降息影响偏正面

2015-03-11 09:40:00    作者: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万能险 结算 利率水平 利率调整 利率环境
[提要]近日,记者对纳入统计的51家寿险公司旗下共546个万能险产品调查发现,结算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数量多达191个,占万能险产品总数的35%。其中,珠江人寿旗下的14个万能险产品中,有8个账户的结算利率落在6.5%~6.9%之间,无论在数量还是收益率水平上都名列前茅。

  央行从3月1日起降息,银行最新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降至2.5%。随着降息通道的开启,业界预期各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将处于下行通道。不过,记者留意到,各大保险公司最新公布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依然坚挺。

  保险公司最新披露的结算收益率(注:统计时间截至3月9日,部分险企未披露2月结算利率,以其1月结算利率为准)显示,《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纳入统计的51家寿险公司旗下共546个万能险产品中,有191个产品的最新结算收益率大于5%(年化,下同),占比超三分之一。

  此外,最新结算收益率超过6%的产品多达54个,涉及保险公司达22家。保险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优势凸显,甚至有任性险企高喊:“降息我坚挺”!

  54款产品收益超6%

  伴随央行再度降息,各类理财产品收益纷纷调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银率网数据显示,起投金额在5万元的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多落在了4.75%~5.8%之间,最高的一款产品收益率为6.5%;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则大多不超过5%。而保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情况则显现出了比较优势。

  近日,记者对纳入统计的51家寿险公司旗下共546个万能险产品调查发现,结算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数量多达191个,占万能险产品总数的35%。而22家保险公司多达54款产品的结算收益则超过了6%。

  其中,珠江人寿旗下的14个万能险产品中,有8个账户的结算利率落在6.5%~6.9%之间,无论在数量还是收益率水平上都名列前茅。此外,前海人寿有6款万能险产品的收益率高于6%;太平人寿则包揽4款高收益万能险,其中,太平云账户终身寿险收益率高达7%;中新大东方旗下的天添利两全保险的结算利率也达到7%。

  值得注意的是,两款结算利率达7%的万能险均为新成立产品,中新大东方(600327,股吧)天添利两全保险于2014年11月17日生效,为在线销售产品;太平云账户终身寿险首次公布万能险结算利率的时间是2015年2月9日。

  不过,记者注意到,个别万能险账户的收益状况出现异动。例如,天安人寿旗下的安心盈B款两全保险。该产品从2014年2月至今年1月一直保持7%的高收益率,但其于3月初最新公布的2015年2月结算利率则由7%大幅下调至4.8%。

  降息对险企影响偏正面

  那么,此次降息对保险产品的影响究竟是怎样的呢?

  有保险业内人士指出,2014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达6.3%,为5年来最高水平,高投资收益水平给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提供了支撑。

  短期而言,降息周期开启之初对险企的投资收益率水平的影响偏正面。因降息周期初期,固定收益新增投资资产相对于存量投资资产较少,降息使得存量资产价格上升带来的价差收益率大于新增资产的票息率,保险投资收益率出现上行的可能性较大。

  多位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在降息后均表示,保险理财产品的利率水平将维持不变。比如,富德生命人寿近日便喊出了“降息我坚挺,不是任性,是实力”的口号,称公司所有万能险产品的结算政策维持不变。

  另一黑马险企华夏人寿更是发出了“降息与华夏无关,黑马就是强悍”的呐喊。华夏人寿首席经济学家、总精算师李建伟也表示,此次央行利率调整完全符合公司预期,公司不会对现有万能产品结算利率策略进行调整。同时,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及新利率环境下的投资战略推出新产品等。

  一位保险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除了对保费端和投资端产生的影响,降息对保险公司的资本影响是正面的。降息有助于保险公司存量债券投资资产公允价值的提升,使得保险公司净资产增加,偿付能力改善。同时为保险公司2015年的利润调节提供了更大的灵活空间。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