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7 10:35: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要评论
如今,银行变得跟商场一般,遇上节日就搞促销,似乎任何一个节日都可以成为银行打促销战的理由。“银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主动让利搞营销,成为银行不得不做的事情。”一位银行业内人士称,节假日理财虽然只是噱头,但让利抢客户是实实在在的。
尽管央行降息不久,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妇女节期间不降反升,部分城商行推出的女性专享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甚至超过6%。除了银行竞相推出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外,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也借着“女神节”推出了全方位的理财服务。与往年市民理财偏爱短平快不同,不少投资者趁节日机会选择中长期产品锁定收益。
不过,进入2015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直处于缓慢下行区间。随着市场资金面趋向宽松,央行进一步降息,春节后银行理财市场悄然降温,收益率超过6%的理财产品占比不到一成。在央行此次降息后,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的银行均为中小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则处于四平八稳的状态。专家表示,此次央行降息后,社会融资成本下降,投资端收益率下滑,会传导至理财产品,预计二季度理财产品收益率有可能跌破5%。
结构性理财产品结合了固定收益类的低风险资产和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资产,可以满足各类风格投资者的需求,结构性理财在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结构化理财产品顺应了我国商业银行大资管时代客户个性化理财需求,其规模得到快速发展,但保本甚至保证收益的产品占多数,其成本居高不下,甚至有银行认为结构化产品本身是(收益率)恶性竞争的产物。这表明结构化理财产品未摆脱理财产品的“隐形担保”和“刚性兑付”的问题,理财业务并未实现向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专家表示,依靠商业银行的渠道、高端客户等独特优势,未来权益类挂钩的净值型结构化产品有望迎来大发展。
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银行理财产品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5.25%,较上周上升0.03个百分点。短期限与长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均有所上升,其中15天至1个月、12个月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周均收益率升幅最大,较上周分别上升了0.20和0.29个百分点。从收益率分布来看,各期限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产品分别来自平安银行、交通银行、广发银行、泉州农村商业银行。中短期高预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多属非保本浮动收益型,长期限高收益率的产品正好相反。其中,交通银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以8.1%的预期收益率夺得了1至3个月期限第一的位置,广发银行的一款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以10%的预期收益率居3至6个月期限产品的首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