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5 09:51:00 来源:中国文物网 我要评论
当代玉雕作品
2015年,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玉雕产业也缓下了发展的速度,进入了理智调整阶段。纵观玉雕行业几年来的走势,现下确实需要冷静以待,尤其要对多年来的虚高价位进行积极调整,让价格理性回归到真实的价位,进一步优化玉雕产业结构,保证市场稳步发展。
中国玉雕市场正处于调整时期
近年来,中国玉雕产业的发展态势较好。但我们也不应忽视前几年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乱象。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玉石市场的极速膨胀,市场出现虚假繁荣的景象,造成玉雕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逐步加重,由于市场的无序竞争,在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设计和产品的工艺制作方面缺乏严格把控和有效的监管,使得大量劣质产品充斥市场,造成玉石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当前经济大环境和新常态下,乱采乱挖玉石资源、市场无序竞争、低端产品充斥市场等乱象将在行业整体调整期间有所缓解,玉雕行业在结构上将有更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精品玉雕作品行情依然看好
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唐克美表示,“向前发展”是中国的工艺美术行业包括玉雕行业的必然趋势,但拥有良好发展趋势的一个必要前提是结构调整,唐克美称,结构调整应涉及产业的结构调整、产品的结构调整、质量的结构调整和价格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只有积极调整,才能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向前发展。
唐克美称,当前中国玉雕市场正处于调整时期,在这一关键时刻,玉雕从业人员应快速地调整自己,既要重视传承和创新,又要重视设计水平和工艺质量,高质量、技艺精湛的作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才能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调整时期更应坚守玉文化传承玉雕技艺
中国是一个崇尚玉的国度,玉内敛而不张扬的文化内涵已经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玉器就曾作为我们祖先的工具和饰品出现,从商代开始,玉器已经完全成为装饰品,点缀王侯将相的生活,而到了周代,玉器再次演变礼器,成为人与天地神灵交流的凭记。春秋时期,一代名匠卞和三献,以残躯而得和氏璧,留下“价值连城”的千古传奇,将玉石之大美昭彰于世。
从某种意义上说,玉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器物。中国著名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专家费孝通曾表示,玉器不仅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还体现着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中国古代玉器最能代表传统文化。
在文化产业大格局下,中国玉雕行业应坚守什么样的方向呢,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盛景涛表示,玉雕工艺是一项极具传统性的技艺,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越快,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就越高,因此我们要努力将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近年来玉器行业更多注重材料,而不是技艺,但随着文化素养的提升和行业的推进,对技艺的注重将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在玉雕市场调整的关键时期,从业者更应坚守玉之文化、承传玉雕之技艺,同时也要有效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坚守技艺的传承和探索。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