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买商业健康险少缴税” 你读懂了吗?

2015-05-11 14:19: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商业健康保险 商业保险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 cindy 健康险
[提要]李克强总理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鼓励购买适合大众的综合性商业健康保险。全民健康保障体系中,商业健康保险可弥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不足,满足不同收入人群、不同职业人群、不同风险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要。

  李克强总理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鼓励购买适合大众的综合性商业健康保险。对个人购买这类保险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按年均24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
  消息一出让很多人有了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冲动”。但是应该如何准确理解新政的内容?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与个人所得税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国家要出台这样的政策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什么是商业健康保险?
  由商业保险机构对因健康原因和医疗行为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主要包括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以及相关的医疗意外保险、医疗责任保险等。
  目前,我国已有10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覆盖产品2200多个,保费收入达1123.5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的“适合大众的综合性商业健康保险”主要针对大多数同类人群,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对基本医保起补充作用。
  中国老百姓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吗?
  据统计,2014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人均保费仅为116元,而美国和德国2013年的数据就已分别达到16800元和3071元。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占比为1.3%,而德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都在10%以上,美国更是高达37%。
  总体来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水平较低,全部医疗费用由商业健康保险承担的比例不到2%,与一些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为什么要开展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此前,我国仅对企业购买补充养老和补充医疗保险在工资总额5%以内税前列支,对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税收优惠尚为空白。
  国务院常务会议称: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衔接互补,可以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有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扩内需、调结构。税收优惠推出是发展正当时的商业健康保险的强心剂,这一举措也将推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真正实现“兜住底”。
  全民健康保障体系中,商业健康保险可弥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不足,满足不同收入人群、不同职业人群、不同风险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要。
  国际经验有哪些?
  从国际经验来看,税收优惠是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最有效的政策杠杆之一。美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对企业和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均有财税优惠政策。在台湾地区也对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实施财税优惠政策。
光大永明人寿北京分公司首席寿险规划师茆雷磊说,台湾在80年代开始用优惠鼓励商业保险。刚开始是每人每年12000元新台币之内税前报销。进入90年代,台湾进一步鼓励商业保险,优惠的额度加倍成为24000元新台币每人每年,一个四口之家一年就有将近十万新台币的额度,按现在的汇率,相当于两万人民币!
  优惠政策到底如何实施?
  说了那么多,到底怎么实施个税优惠?对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老百姓能得到什么实惠?
  郝演苏说,“允许在当年按年均24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相当于个税起征点提高了200元。假如一个人的月收入是5000元,扣除掉现在的个税起征点3500元,即有1500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新政实施后,如果购买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一年2400元的抵扣额度,折算到每个月就是200元,也就是月收入扣除掉3700元以后再征税。
  茆雷磊表示,目前的政策还只是试点,没有出台细则。“根据我们的推测,如果购买了商业健康保险,将来可以拿着缴纳保费的正规发票,去相关部门抵扣个税”。
  对保险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茆雷磊认为,此举是对商业保险发展的利好措施,有利于普通老百姓转变观念,走出了鼓励购买商业保险的第一步。
  保诚理财顾问cindy张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目前国内的社保覆盖面很大,但是不能针对不同人细分需求,这种政策导向表现政府鼓励商业保险的发展,这将会是社保的有效补充,对于规范国内保险业市场和提高国民的保险服务水平都是一件好事。
  郝演苏认为新政将促使保险公司开发更多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的商业健康保险,但对于月收入低于目前起征点3500元的低收入群体,新政的鼓励作用还不明显,有待进一步完善。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