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双降” 比双降影响更大的一件事情 关乎东营百姓!

2015-10-26 09:14: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央行 存贷款基准利率 双降 内功 时间窗口
[提要]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继续督促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练好“内功”,不断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

  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央行这看似不起眼的话意义深远,关乎我们东营百姓的生活!这次“双降”看点不在“双降”,而在利率市场化再进一大步。这在中国金融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银行“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央行“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意味着“利差保护时代”将成为历史,过去在哪个银行存贷款都是一样的利率,如今利率市场化,银行将差别化经营,不同银行同一种币种和档期将会执行不同的利率,同一银行相同的币种、相同的档期可因存款金额的大小有几种存款利率档次,普通人可以选择利息更高的银行。中小银行依靠传统存贷差作为高盈利的模式将难以为继,“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新一轮银行兼并重组序幕或将拉开。
  对老百姓来说利好与风险并存
  银行业的改革与百姓息息相关。从表面上看,存款利率放开,对于手头有闲钱的老百姓来说,似乎多了一个理财的渠道。但存款利率放开后,虽然短期可以让储户享受存款利率上升的红利,但银行不倒的铁饭碗制度也将成为过去。
这就意味着储户选择银行存款在考虑利率高低的同时,同样需要考虑银行在付出高利率的同时是否存在经营上的风险,是否会因为以高利率吸储抬高成本后出现倒闭的可能。
  为什么此时放开存款利率上线,央行官方是这么说的
  央行表示,近年来科技进步、互联网发展及其与金融的不断融合,一些创新型的金融理财产品迅速发展,对存款的分流作用日益明显,存款利率管制的效果趋于弱化,对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央行还指出,国际国内实践都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好在物价下行、降息周期中进行,这样存贷款定价不易因放松管制而显著上升。当前,物价涨幅持续处于低位,市场利率呈下行趋势,也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时间窗口。
  但取消对利率浮动的行政限制后,并不意味着央行不再对利率进行管理,只是利率调控会更加倚重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
  一是在一段时期内央行将继续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
  二是发挥好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行业自律作用。对高息揽储、扰乱市场秩序的金融机构予以自律约束。
  三是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
  四是继续督促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练好“内功”,不断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
  央行关于准息的降低,也意存深远,与我们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不论是存款、贷款、消费还是买房、理财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