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6 17:34:00 作者:喻雯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房产信息联网后,造假骗提公积金的漏洞将被堵住。 本报记者 张中 摄
本报济南4月15日讯(记者喻雯 见习记者 李师胜) 本报15日刊发的“没房产证没合同,竟提出公积金”的报道引起了济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济南市住房保障管理局的高度重视。为了堵住伪造房产证和购房合同骗提公积金的漏洞,两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本报,将在近期建立房产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联网。届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批人员可凭房产证号码校验公积金提取人房产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能将网签合同与提取人所提交的购房合同比对,辨识购房合同的真伪。
近日,记者调查了解,公积金管理中心与房管部门没有实现房产信息联网,成了不少中介“造假骗提”的主要漏洞。目前来看,市民提交房产证后,公积金中心审批人员通过肉眼来判断真伪,如果有造假人员拿着假房产证“以假乱真”,难免会出现辨别不清的情况。
此外,当提取人提交房产证时,由于无法在系统中查询房产证的真实信息与之比对,也留下了骗提的隐患。
对此,济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15日表示,目前他们正与济南市住房保障管理局房屋产权登记中心沟通,准备近期与对方建立房产信息共享平台,房产信息联网之后,公积金中心审批人员可凭房产证号码校验房产信息的真实性。
“济南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出这种联网的需求,我们将积极配合。”济南市住房保障管理局房屋产权登记中心有关负责人说,目前他们正在开发一种软件,安装到济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大厅的办理设备上,实现住房公积金与房管部门的个人住房信息联网。
“这样既可以保证个人住房信息隐私,也可以让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批人员校验房产证的真假。”该负责人解释,住房信息联网并不是“以人查房”,泄露个人住房隐私。联网后,只要输入房产证号,就能查到房产证上的产权人及房屋详细信息,可以与提取人提供的房产证信息形成比对,看两者是否匹配。如果提取人提供的信息与系统中的房产登记信息不一致,系统将予以提示,这样就直接杜绝了房产证造假。
此外,市民因购房原因提取公积金时,在房产证办下来之前,可以提供购房合同和发票。“联网后,购房合同的真伪也可辨别。”该负责人说,市民在购买商品房和二手房时都会网签,有关信息会在房管局备案。联网后,公积金管理中心还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到网签合同信息,通过将网签合同上的信息与公积金提取人提交的购房合同比对,辨识购房合同的真伪。
该负责人提醒,房产信息的查询核实是“敞开”的,不仅是公积金管理中心,其他市民或部门如果有这种需求,都可以到济南市住房保障管理局房屋产权登记中心法律事务科进行核验,有联网需求的部门还可以与房管部门进行信息联网核验。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