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落户东营
2014-07-25 09:46:00 作者: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落户;东营
[提要]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坐落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由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加强开放能力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为全国采油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提供强大的支撑。
本报记者 聂金刚
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效果图。
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坐落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由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加强开放能力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为全国采油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提供强大的支撑。
全国唯一由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
23日,记者来到“中心”建设现场,看到目前正在进行地基工程建设。“中心”总投资24600万元,建成后人员将达到260人,其中固定人员200人,流动人员60人。“中心”下设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工程技术委员会、中心主任、职能管理部门,职能管理部门下设研究室。建成后,“中心”将成立工程技术委员会,由国内知名专家和“中心”学科、学术带头人组成,是“中心”的技术咨询机构。
“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的,是全国唯一一家。”项目负责人朱恒介绍,中心重点针对常规油田增效、复杂油藏开发和天然气等方向进行研究,重点建设3个实验室、3个试验平台,5个中试基地,开展8项课题研究,完成6项工程及产业化任务,在采油装备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打造国内一流的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平台。
中心建成后,将形成涵盖采油装备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工程化技术体系,建成国内领先水平的采油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中心,信息与技术交流中心,以及人才培养中心,为我国采油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提供强大支撑。
成立创新联盟,突破技术瓶颈
“中心建成后,目前的艰难局面将会改变。”朱恒介绍,采油工程在整个开采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采油装备则是采油工程发展的重要支撑。采油装备处于整个石油装备产业链中游,随着装备技术的发展,其产业链在不断延伸。但目前,国内油气能源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大部分主力油田处于开发后期,产量逐步递减,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难度加大。
据了解,以超深、超稠、高腐蚀和低渗等为代表的复杂油藏存储量大,成为开发主力,但开发难度大,对装备要求更高。而新发现油气田以气田居多,天然气是未来开发的重点,却存在超深、高温、高压、高腐蚀等一系列复杂技术问题。“国家加大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煤层气这些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力度,但面临着一系列全新的技术和装备方面难题,深海采油装备同样尚属空白。”朱恒说。
“中心”投入使用后,将联系17家高校、科研所和优势企业,成立石油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进而带动行业发展。业内人士表示,组建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解决国家油气增产中技术与装备的关键和共性难题,提高采油装备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
参与制修订
至少10项标准
“中心建成后成为采油装备行业优秀信息服务平台。”朱恒介绍,“中心”将成立信息与标准化研究所,组织专人跟踪国外最新技术、装备等发展动态,定期向行业发布报告,为企业提供及时、稳定、可靠的科技动态信息、技术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还将参与制修订不低于10项国内相关行业标准,这点不容小觑。”
“中心”建成后,主要进行采油装备研发和产业化,集成依托单位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承担国家和省市科技攻关、工程化技术研究等创新任务。
记者了解到,“中心”根据国内外采油装备市场发展动态及实际需要,将集成、孵化成熟的各类产业化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并依托自身优势和创新联盟作用,每年为中国采油装备及相关单位培训各类人员不少于300人/次。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
@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