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新政”亮相,“四费”取消对东营影响不大

2014-10-15 17:12:00    作者: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公积金;“新政”亮相;“四费”;取消;东营;影响不大
[提要]   今年6月取消限购开始,针对楼市出现一系列的政策松绑和税费刺激,至今又有两轮“救市潮”。13日,住建部、财政部、央行三部门联合发文取消公证费等四项费用。而14日又爆出,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规定了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协调商业银行发放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的组合贷款等要求。14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取消的四项费用东营本就不收,此外东营也与部分城市实现了转移接续。
    公积金“新政”给刚工作不久要买房的年轻人带来一定好处。(资料片)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今年6月取消限购开始,针对楼市出现一系列的政策松绑和税费刺激,至今又有两轮“救市潮”。13日,住建部、财政部、央行三部门联合发文取消公证费等四项费用。而14日又爆出,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规定了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协调商业银行发放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的组合贷款等要求。14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取消的四项费用东营本就不收,此外东营也与部分城市实现了转移接续。
  公证费等东营从未收取
连缴6个月可贷款已实行

  东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新出政策中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保险、公证、新房评估和强制性机构担保等收费项目在东营本来就不存在。“东营同山东的绝大多数城市一样,一直没有贷款保险费,东营的新房也基本不需要专门的评估和公证,所以,这几项费用的取消对东营来说影响不大。”
  该工作人员说,强制性机构担保费这一块,东营也不存在。“公积金属于按揭贷款,都是由开发商提供阶段性担保以防止购房者出现还不上公积金贷款的情况,提供阶段性贷款是开发商本身的一种责任。”据介绍,强制性机构担保费是担保公司作为中介收取的相应费用,而东营住房公积金贷款采用的担保方式主要是房产抵押加开发商阶段性担保。“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不强制市民选择,所以很少产生强制机构担保费。”
  据介绍,东营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12个月以上,连续足额正常缴存6个月以上的市民就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相比其他城市的需要连续缴存12个月,东营的公积金贷款政策相对是比较宽松的。
目前东营已与部分城市
实现公积金转移接续

  按照《通知》要求,各地要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即职工可持就业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向户籍所在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据东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东营与部分城市已实现了住房公积金的转移接续。“比如,市民工作从济南调动到东营,开具相关证明后,原本开户缴纳的公积金就可以转到东营来。”
  此外,《通知》还按照支持基本住房消费、资金充分运用等原则要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率低于85%的设区城市,要根据当地商品住房价格和人均住房面积等情况,适当提高首套自住住房贷款额度,加大对购房缴存职工的支持力度。而针对部分城市贷款发放率较高,资金流动性紧张,职工贷款排队轮候等现象,《通知》则要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率在85%以上的城市,要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协调商业银行发放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的组合贷款。
  不过,上述工作人员称,由于还没有见到具体的文件,加之住房公积金的具体政策各省各市之间有很大不同,所以需要等到省里以及市里的相关落实文件出台后才会采取进一步的调整措施。
  市民观望不敢出手,开发商存量增加。“现在和前几年楼市火爆的时候确实有些不同了。”该工作人员认为,三部门联合出台的《通知》对目前的楼市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能够为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买房带来一定的好处。

相关链接
贷款40万20年还清 公积金贷款可比商贷省11万
  对购房者而言,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比使用商业贷款能够节省不少利息。
  东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以贷款40万元、按揭年数20年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东营市商业贷款的利率是6.55%,贷款40万还20年的话,要支付利息318578.91元。而东营确定的公积金利率为4.5%,总共支付利息207343.4元,用公积金贷款比用商业贷款20年能节省11万多。”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要求申请者必须满足已交足首付款、有合法的购建住房的合同、协议或房产证、契税完税证、有稳定的职业收入等七项条件;申请公积金贷款需提供身份证件、户籍信息、婚姻证明、购房资料、居住证明、信用报告、房屋权属登记信息等资料。目前东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能够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市民办理公积金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带好资料就可在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公积金贷款。    (见习记者 孙川)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