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社会特殊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人们社会生活和交往的基本要求。2006年,东营市被表彰为“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2014年创城期间,东营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从交通出行、公共设施到残疾人家庭生活环境,无障碍的概念和设施已经渗入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以后还将蔓延到县区及乡镇。
东营街头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中心城区居住区
全部实现家庭无障碍
东城的宋先生因车祸造成下肢残疾,仅能靠轮椅代步,出行非常不便。市残联经过协调为其安装了室外无障碍升降平台,改造了天然气开关,设置了卫生间扶手。如今,宋先生依靠这些无障碍设施,生活便利了不少,也能独立出门了。
记者了解到,像宋先生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东营市有各类残疾人12.1万,涉及家庭10万多户。2007年以来,东营市在抓好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小区无障碍建设和改造的同时,重点推进无障碍进家庭工作,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为残疾人提供贴心的服务。同时,东营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把无障碍建设列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每年都投入一定资金,用于无障碍进家庭改造工作。
2008年,全省千户无障碍进家庭启动仪式在东营举行。为真正实现“零距离”无障碍的目标,全市大规模实施了“温馨家庭无障碍工程”。东营市共投入家庭无障碍改造资金近107.5万元,争取彩票公益金21万元,对1796户肢体、听力和视力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其中为746户肢体残疾人家庭安装了马桶、座便椅、沐浴椅、扶手等,并对进出门户进行坡道改造,设立残疾人轮椅通道,为300名盲人发放盲杖,为750户聋人家庭安装了闪光门铃。目前中心城区残疾人已全部实现了家庭无障碍化。
在居住区方面,90%以上的城区居住区进行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新建小区都按照无障碍标准设计、施工,基本实现了无障碍化,为广大残疾人、老年人和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
道路无障碍建设率达98%以上
实现出行无障碍
除了家庭无障碍设施,出行无障碍也是方便残疾人生活的重要内容。11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东城府前大街、胜利大街等多条道路上都专门设置了盲道。“城市道路和社区内部道路无障碍设施的配套完善,是衔接居民家庭与城市公共场所畅通便捷的重要环节。只有城市道路的安全无障碍,才能确保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弱势群体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共享城市公共服务。”东营市残联一位工作人员说。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自2013年以来,市中心城区新建和改造无障碍道路156条,铺设盲道612公里,缘石坡道12056个。凡新建道路均达到无障碍建设的标准,道路无障碍建设率达98%以上。此外,中心城区主要街道设立了盲人过街提示音响装置79处。截至目前,东营中心城区所有公交车内都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和语音报站提示系统,公交站点安装盲文触觉站牌208块。今年上半年,在拥有81辆无障碍公交车的基础上,市内主要公交线路上又新增50辆,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日常出行。
除正常出行外,为全面满足残疾人精神生活,东营市残联一位工作人员说,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市残联与八个部门联合在全市开展“好客东营·旅游无障碍”活动。目标到2015年,将在全市的旅游景点、公共交通服务设施、旅游宾馆等地配套无障碍设施,并为残疾人减免景点门票,允许盲人携带导盲犬乘坐交通工具,进入公共旅游场所等,力争让残疾人像普通人一样出门旅行。“目前,全市各地旅游景点基本配备了1-2名手语导游,方便聋哑残疾人旅游。”据市残联权益部负责人介绍。
公园、广场、车站
已全部实现无障碍
公共场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全市无障碍建设的重点。据了解,目前中心城区所有公园、广场、车站已全部实现无障碍化。记者探访了清风湖公园、湿地公园、长途车站、招商银行等多个地方,无障碍通道、盲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齐全,还设立了轮椅席位,卫生间里也设立了残疾人专用公厕及专用洗手池。根据相关统计,近两年来,东营市公共场所休闲区内新增轮椅席位140个、无障碍停车位78个,新建或改造无障碍公厕108处,增设入厕坡道126处、入厕盲道108条、残疾人专用厕位216个、专用洗手盆89个。
在建筑物方面,全市80%以上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和经营性单位实行门前包建包管,自筹资金对内部设施进行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如黄河影院在最佳位置设置了4个轮椅席位,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在楼内设置了200余米折返式无障碍通道,东营联通公司建设了4条坡道及方便乘轮椅者办理业务的专用服务台等等,这些都极大地便利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不仅如此,90%以上的城区社区和居住小区进行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所有新建小区都严格按照无障碍标准设计、施工,实现了全无障碍化,为广大残疾人、老年人和社区居民提供了极大方便。
为了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与社会的融合,东营市从残疾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上改善了信息交流无障碍。今年12月初,市残联针对东营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改造之后的网站可供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人无障碍浏览,这也是全省范围内首次对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改造。“围绕‘零距离’无障碍的工作目标,东营市将不断拓宽无障碍建设范围,并努力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由中心城区逐步向小城镇、农村和残疾人家庭延伸。”东营市残联相关人员表示。